沼山胡柚是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的特产,种植面积超5万亩,挂果面积2万亩,年产量达2240万斤,沼山胡柚口感脆嫩、汁水多,酸甜适中还带点微苦,吃完嘴里满是清香。
武当豆作为湖北十堰丹江口武当山的特产之一,又名雪豆,其嫩荚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性平甘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
房县绞股蓝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的特色药材,野人谷镇被誉为“中国绞股蓝第一乡”。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龙须密集的形态特征,冲泡后汤色嫩绿、气味馨香,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柳林腊蹄汤是湖北省竹山县柳林乡的传统特色美食,以烟熏腊猪蹄为主料,搭配当地特色配料炖煮而成,汤浓醇厚、腊香别具一格。
官渡五香豆腐干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关渡镇的特色传统美食,以胡宗全家的祖传手工艺制作,具有独特风味、甘甜爽口、香味醇厚的特点,既是零食佐酒佳品,也可入菜烹调。
郧阳黑猪,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郧阳黑猪传统上以山区千家万户散养为主,猪肉的外观色泽、肉质风味、营养价值等各项指标优异。
辰溪粉糍粑是湖南省辰溪县的传统美食,以糯米和白蒿为原料,内裹芝麻、黄豆、花生馅,用桐叶或箬叶包裹蒸制,软糯香甜,温胃护肠。是当地中秋节必备食品,象征健康长寿,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周屴(lì)板鸭是湖北鄂州市鄂城区的特产,周屴板鸭产自鄂州经济开发区周屴村,周屴板鸭以周屴周边湖泊放养的活鸭为原料,这些鸭子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生长,肉质鲜美、品质上乘。
钱场霉千张是京山钱场镇的风味食品,霉千张在其他地方也很常见,但是钱场霉千张使用当地黄豆和井水,祖传制作工艺,做工独特,霉千张臭里透香,沁人肺腑,无论是炒,还是做火锅、汤,都独具风味,使人胃口大开,吃到嘴里,余香长久。
彭墩炭陶是钟祥市的一项传统制陶技艺,彭墩炭陶将久负盛名的彭窑技术和现代制陶工艺相结合,通过配方练泥和高温掺炭两项核心技术制造炭陶产品。
竹山合碗席起源于春秋战国,合碗席是竹山盛行上千年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合碗席也叫事事如意席,由4道凉菜、4道大碗、4道蒸菜(小碗)、4道炒菜组成。
雪峰山鱼腥草是湖南省怀化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雪峰山鱼腥草具有地下茎洁白、少渣、口感脆嫩,挥发油含量高,香味浓郁等特点。
黔阳黄精是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的特色中药材,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以补气养阴、滋肾填精为核心功效,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
南岳古建筑雕刻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岳地区盛产优质石材,为雕刻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南漳板栗是湖北南漳的特产,板栗颗粒饱满,甜脆可口,含糖和淀粉达70.1%,蛋白质7%,维生素C、B1及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普通干果。糖炒板栗始于宋代,炒熟后栗壳红褐色,果实松软香甜,是秋冬季节热门小吃。
江陵酱板鸭是江陵地区的特色美食,江陵酱板鸭以传统工艺精心腌制卤制,色泽红亮、肉质紧实有嚼劲,咸香麻辣交织的浓郁酱香风味令人回味无穷,是江陵特色美食与馈赠佳品。
大阜山鸡是湖北襄阳枣阳市的特产,以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郁著称,被誉为“野味之王”和“动物人参”。其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郁,肌肉纤维紧实,皮下脂肪少,风味物质含量高,口感远胜普通肉鸡。
谷城野菜主要利用深山野林中的野生植物为原料,运用传统的酱、腌、泡、热风干燥工艺与现代真空保鲜和脱水保鲜两大类。主要产品有野韭菜、苦菜(天香菜)、蕨菜、香椿、薄荷、葛花、槐米以及香木瓜、护生草、长寿菜等10多个品种。
老河口坠子书是扎根于鄂北民间、以河南坠子为根基、融合地域特色的传统曲艺形式,坠子书作为传统曲艺形式,20世纪初,河南坠子艺人因生活所迫迁徙至老河口,将这一艺术形式带入当地。
松滋说鼓子是流传于湖北省松滋市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它以说唱结合、击鼓伴奏为特色,融合了方言俚语、民间故事和地方音乐。
辰溪瑶山大鼓制作技艺是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传承三百余年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以牛皮、杉木为主料,经10道纯手工工序制成,按功能分为戏鼓、龙船鼓、八仙鼓、丧鼓等九大类,满足瑶乡庆典、嫁娶、祭祀、劳作等不同场景需求。
洪江米粉是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的传统风味小吃,以洁白细长、形似龙须的外形著称,被当地民众视为吉祥象征。选用优质大米经传统工艺制成,具有软硬粗细多样化的质地特征,搭配以猪骨、鸡架熬制的鲜香汤底,形成"干挑米粉""粉面二合一"等特色品种。
严门拳是源于湖北省京山市永兴街道施家窑头村严家棚的传统拳术,严字门拳动作紧凑,手法灵活,重心较低,注重下盘的稳定性,以阴阳二气开声催力,以震脚助势增强爆发力,以连续进攻来打破对方的防守。
江陵道米是湖北省江陵县特产的优质大米,江陵道米米粒细长整齐,剔透莹白,质地非常好。煮熟后,米饭香嫩油润,松软可口,回味甘甜。
竹山县是中国著名的绿松石产地,绿松石雕刻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工匠们以刀为笔,在“东方圣玉”上雕琢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造型,展现了竹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柳林腊肉是以土猪肉为原料,松枝、桂枝熏制,黄里透红,肥而不腻,瘦而醇香。腊猪蹄炖汤、腊肉炒青椒、腊肉蒸梅干菜等,是竹山年节宴客的压轴菜。
圣水绿茶,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竹山县种茶历史悠久,产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到唐代极盛时期以后,圣水绿茶成为贡品。圣水绿茶外形圆直,色泽翠绿,白毫满披;花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
郧阳萝卜饺子是湖北十堰地区的特色小吃,以大米、黄豆和萝卜为主料,经油炸制成,外酥内软,香辣可口。
郧阳火面蒸肉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的特色美食,鄂菜北味菜分支,以猪、牛、羊肉为主料,辅以山珍野味,采用清蒸、红扒等技法,鲜浓醇厚。
诗魔烧饼作为衡阳市非遗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诗魔洛夫先生最喜爱的家乡美食。诗魔烧饼是非遗传承人传统纯手工制作,集松、酥、脆于一体,刚烘烤出炉时,芳香四溢,手一掰,酥皮金黄剔透,薄如蝉翼;内馅或或桔皮或芝麻或肉松,溜亮若冰丝,热气袅娜,似白云缭绕。
竹溪芝麻饼是竹溪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精制面粉、芝麻、酥油等为原料,经烘烤而成,口感香酥味美、酥脆可口,是竹溪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民间歌舞《溜老三推车》,又叫《赶会》,是一种有简单情节的、表现爱情的歌舞,演绎了溜老三撮合喻老四与张二女成婚的故事,流传在江汉平原及鄂东南一带,已有100多年历史。
华容土布,又叫老粗布,是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土布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的作用。其产品常呈现有规律的经向条纹,稍显粗糙,但环保耐用。
洪湖大闸蟹,湖北省洪湖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洪湖大闸蟹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膏满肥黄,不含任何激素,为河蟹中的上品。蟹黄酱紫色或豆沙色,脂膏呈现乳白色,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膏黄如金。
吕家河民歌,流传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的民歌,吕家河的民歌按内容可分三类: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吕家河民歌的曲调十分优美,既有江南小调的缠绵,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调的圆润,又有西北民歌的高亢。
房县皮影戏,可追溯至唐代,剧目丰富,有《借年》《拉郎配》等短小活泼的“小本子戏”,也有《封神演义》《薛刚反唐》等“大本子戏”。2009年被列入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房县竹笋是湖北省房县的传统佳肴,以味甘鲜脆、营养丰富著称,具有开胃健脾、通肠排便等功效,可炒制、炖煮、煲汤等多种食用。
郧西花馍又名面花,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甚广,湖北口回族乡做花馍的习惯是从陕西关中地区传承过来的。郧西花馍的造型丰富多样,包括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以及龙凤、虎头、石榴、桃子等吉祥图案。
宜城民间锣鼓九连环是湖北宜城地区兼具娱乐性、竞技性与文化象征意义的传统打击乐表演形式,九连环以锣鼓打击乐为核心,通过多组鼓点与节奏组合形成复杂套式。
洪湖红烧鳜鱼是洪湖地区的经典名菜,以当地优质鳜鱼为主料,通过红烧技法烹制而成,红烧鳜鱼在洪湖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也是洪湖十大名菜之一。
石首豆皮是湖北荆州石首市的特色传统美食,用大米、绿豆和面粉制成,内包肉菜。外皮酥脆,内馅鲜香,可煎可煮。石首人早餐的常见选择,经济实惠,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房县香椿是房县春季特色蔬菜,以营养丰富、清脆爽口、香味浓郁著称,被称为“长在树上的蔬菜”,是当地家庭喜爱的春菜,有“香椿炒鸡蛋”“香椿鱼”等多种经典吃法。
房县魔芋风味别具一格,个大、叶柄粗壮,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产业规模大、产品多样,是房县重要的富民产业。
郧西山葡萄,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浆汁,也是酿造葡萄酒的好原料。
金桩堰贡米是产自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茯苓川区的优质大米,具有体长粒大、形如梭、色白如玉、光洁透明的显著特征,口感松软似糯不腻。
涂镇蓝莓是湖北鄂州市梁子湖涂家垴镇的特产,出产的蓝莓品质优良。涂镇蓝莓味道酸甜,果肉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竹溪豆腐乳,又称霉豆腐、乳腐,是湖北省竹溪县的传统发酵豆制品,属混合型腐乳,以“酸、辣、咸、鲜”的风味闻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胡平正宗酸菜豆腐面是丹江口市一家经营30年的老店,以自家腌制酸菜搭配嫩豆腐和海带,汤面酸爽开胃,价格实惠。
板桥豆腐干发源于郧西县千年古镇羊尾镇,曾是明、清两代朝廷御用贡品。需经过水洗、浸泡、细磨、过滤、烧煮、包扎、压榨、囟制、晾晒等十几道加工工序,是鄂西北地区宴席珍品和馈赠佳品。
雪峰断颈龙舞流传于洪江市洗马乡,已有1400余年历史。相传唐朝宰相魏征误斩泾河龙王,唐皇李世民为其平反。从泾河流域迁入洗马乡的易氏先民,模仿被误斩的泾河龙王,用竹篾扎起龙头、龙身,取名“断颈龙”,通过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洪江鸭子粉是湖南怀化洪江一带的特色美食,以谷子鸭为原料,鸭肉酥软不腻,配以甜酱、仔姜、青红椒等调料,酱香醇厚。米粉爽滑,与鸭肉汤汁交融,咸鲜微辣。
沙洋从前把新郎称为“状元”,所以结婚这天新郎吃的这顿午饭叫“状元席”。
江陵雷竹笋是江陵地区种植的优质雷竹笋品种,其口感鲜嫩多汁,脆嫩爽口,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深受消费者喜爱。
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的一种传统民间小吃,以酿酒剩余的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为汤料,搭配蔬菜、海鲜、动物内脏等食材制成,具有微辣酸甜的独特风味和开胃祛湿、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
“莲湖湾”贡品红莲是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近尾洲镇莲湖湾水域出产的特色农产品,湖南种植莲子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贡品红莲颗粒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粉而不散,清香鲜甜,口感上乘,营养丰富。
竹溪四蒸是湖北竹溪县的传统名菜,涵盖蒸肉、蒸菜、蒸豆腐、蒸杂粮,以“蒸”保留食材原味,口感软糯,营养丰富。
堵河剪纸,因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堵河流域地方特色。堵河,又是横贯竹山全境的古老的河流,故名为“堵河剪纸”。堵河剪纸是民间社会的产物,更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大体可归类为:戏文剪纸、故事剪纸、神话传说剪纸、自然崇拜剪纸、生产生活剪纸和装饰剪纸等。
竹溪魔芋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的特产,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化妆品、陶瓷、消防、环保、石油开采等领域,因此魔芋有“东方魔粉”、“工业味精”之誉。
郧西七夕是盛行于湖北省郧西县境内汉江、天河与金钱河流域的民间节庆习俗活动,以“请七姐”为主要仪式。郧西七夕文化,是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根基,以忠贞爱情为主线,以乞巧祈福为表征,以实物遗存为载体,以郧西天河为标志,囊括故事传说、实物遗存、七夕民俗等丰富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