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面凉粉是山西灵丘的特色传统小吃,以它独特的地方风味久负盛名,誉满晋北。其制作方法并不难,一般农家都会制作,民间叫“出凉粉”。
浑源北芪菇,是一种新功能食用菌,营养丰富,有药用价值。它可吃,可外用,对皮肤病有治疗作用。北芪菇是采用中药材北岳恒山产的黄芪下脚料和多种中草药及农作物副产品等为培养料,而培育出的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的新型功能食用菌。
天镇豆腐干,有五香豆腐干和熏豆腐干两种。咸豆腐干又有豆腐干和豆腐筋之称。天镇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是用传统的工艺精制而成。且选料精细,用上等的黄豆为原料,黄豆颗粒饱满,无疵瑕,磨出的豆浆、豆汁洁白鲜嫩。
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精湛,是民间铸造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其独特而优美的音质须在纯手工制作的情况下才有充分体现。浑源铸钟不仅是中国古老冶炼铸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白登镇高山屯村高家制作的笙、管具有音量大、耐磨损、便于游动演奏、适应北方气侯等显著特征,很好地传承发展了中国簧片乐器的制作工艺。2013年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东方亮小米,原名“御米”,为明清两朝的“贡米”,后改名为“东方亮”小米,历史悠久。东方亮小米产自广灵,广灵小米不仅色泽鲜黄明亮、颗粒均匀圆润、绵软可口、清香甜美、富有弹性的感官特性,而且具有中等偏低的糊化温度及其维生素含量高、蒸煮评分高等优良品质。
莲花豆就是普通的油炸蚕豆。莲花豆是晋北地区餐桌上有名的美食,这金灿灿、酥脆脆、喷喷香的小豆子。后来这位巧妇做蚕豆的方法广为流传,因巧妇的名字叫”莲花“,所以人们都管这种豆子叫”莲花豆“。
在十六墩村东三百米处有一座真武庙(现存遗址)内供真武大帝一尊。建筑年代不详。此庙原在怀安县西洋河村,木匠立起框架后内急,小解于柱石上,被平远堡玉皇阁玉帝发现,遂于夜半刮一阵风,将其挪到十六墩村东长城脚下。
灵丘黄烧饼是山西省灵丘县的传统特色小吃,由于其色泽金黄,味道可口,广受青睐。源于清期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形状美观、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腻,日久存放,不变质味。
迎贡节是阳高民众为纪念武圣关羽所举办的大型民间传统艺术节日。农历六月廿四日这天,虔诚的善男信女们抬着美酒佳肴、瓜果供品从四面八方涌向关帝庙,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心灵中的关老爷顶礼膜拜。
山西省大同羊杂即羊下水,是以羊的头、蹄、心、肝、肠、肺、血等原料烹调制成的地方小吃,亦称羊杂烩汤。羊杂烩汤里加山药粉条,煮好后,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延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
神泉堡驴肉以驴肉色泽鲜亮、香味四溢、肉滑不腻、口味纯正而闻名!是广大消费者餐桌上不可少有的绿色食品,也是走亲访友的不二选择!驴肉是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养心安神、保护心脑血管,被大家赞称“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的美誉。
大同的铜器是一种古老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大同的铸铜、制铜等工艺品已相当繁盛,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
很久很久以前,采凉山红石崖附近有个小村庄,村中住着一户人家,全家父母儿子三口人。但火喷喷一家赶上个连年干旱,父母双双饥渴而亡,只剩下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赛戏是流传于山西省北部一带的古老剧种。表演时没有唱腔,(鳌石赛戏)只作吟诵,显得十分庄严肃穆,演出内容与形式皆与祭祀结为一体,有千余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