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满族大秧歌,也称“棒鼓大秧歌”,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属于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秧歌鼓点独特、粗犷、雄浑,表演动作优美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建昌黄芩是产于葫芦岛市建昌县的黄芩,其根条坚实,色黄而光滑。黄芩,又名黄芩茶。建昌黄芩以根条坚实色黄而光滑著称于国内外市场,是葫芦岛市和辽宁省畅销全国的正品大宗地产中药材。
古城面茶,这是兴城人特有的早点。面茶是辽西地区知名的美食之一,面茶的秘技在于其加入的配料和吃食,即麻酱和果子,它们让面茶原本单一的口感变得丰富。
永安民间剪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社会生活土壤之中,且相沿成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现象,代休相传、剪纸作品的内容也随着现代生活的进化而更新。
绥中苹果栽植面积45万亩,产量60万吨。以‘红富士’面积10万亩,产量15万吨和‘寒富’面积25万亩,产量32.8万吨为主。
要路沟小米,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要路沟乡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要路沟乡张台子素有“建昌小粮仓”之美誉,以盛产小米而闻名。由于地势高、日照时间长,使小米成熟度好,颗粒饱满,营养丰富。
王氏家传鼓乐始于清朝年间,距今200余年,创始人王德山在外地学会吹唢呐,回到家中传于子孙。民国元年(1912年),山海关有个唢呐艺人刘富(艺名刘对儿)随母改嫁来到西荒地老王家,和义父王成儒刻苦学习吹奏艺术,王家的晚辈继承长辈的吹奏技艺至今已有五代传人。
建昌皮影从河北传入,属于板腔体,板式有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由于受方言、乡情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三顶七、五字锦、硬辙、老韵、大悲等,和其他皮影略有出入。建国后,建昌皮影逐渐衰退。
兴城多宝鱼是当地的特产鱼种,产量丰富,皮下和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口感滑爽滋润,肌肉丰厚白嫩,胶质蛋白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味道鲜美,为世人所喜爱。
猴山粘豆包纯绿色纯手工的传统满族小吃,用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纯正的山沟里的米和豆子,无任何添加剂,磨面、发酵揉和而成。可以蒸熟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口感纯正,味道香醇。
绥中白梨是绥中县的特产水果,绥中白梨凭借果皮薄、果肉厚、果核小、肉质细、酥脆多汁、甘甜爽口等特点。
碱厂满族乡碾盘沟红南果梨产自于兴城市碱厂满族乡碾盘沟红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红南果梨树及其他水果种植面积5500亩,年产精品水果220万斤。该梨以其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而深受国内外友人赞誉。
建昌战国红玛瑙”,出产于建昌县杨树湾子村。建昌战国红不管是矿原石还是蛋原石都具有块头大、肉带宽厚的特质,很适合做抛光大摆件、大雕件,适合做同料、同花色的珠串等。
落子(俗称莲花落或称大口落子)是建昌县内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清代和民国年间,全县先后成立的落班子有十几个。
“全羊席”传入兴城是在清朝末期。兴城全羊席是取羊身上的各个部位,用炸、烹、扒、焖等26种方法烹调而成。全羊席由112道菜、16道点心组成。分4次上席,每道28个菜和4道点心,又称翻桌席。讲究色、味、形。兴城全羊席所有菜名中很少露羊字,可谓“吃羊不见羊,食羊不觉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