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独杆轿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垓下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庄花生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的特产。固镇王庄花生色泽鲜明、果状饱满,以个大脂丰、色泽鲜艳、出油率高而出名,是油料加工、花生食品加工的良好原料,常年出口日本、韩国,享有“中国花生王”之美誉。
垓下舞龙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舞龙,民间又称为玩龙、耍龙或龙灯,是一项集体表演节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播的表演艺术。
二鬼扳跤是由一个演员扮演双人摔跤的舞蹈形式。是固镇县刘集镇传统舞蹈,是蚌埠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绑一个假人,成为一对。演员和假人画以鬼脸。扑打相摔,以示鬼邪远离,人们平安之意。
谷阳溜黄为固镇本帮土菜,常出现于本地婚丧嫁娶宴席之上。色泽金黄,味道甘美,老少咸宜,虽然是炒作出来,却不板结成块,形若奶酪。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鲜香味美,软糯可口。
董庙花车是安徽省固镇县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董庙花车表演形式多样,源于生活,贴近群众,流行于民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歌舞。
安徽省固镇县的董庙狮子舞又称舞狮,民间多称为玩狮子、耍狮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其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据说最早由西域传入,至唐代,已发展成为上百人表演的大型集体歌舞,进入宫廷表演。此后,流行民间,深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
清朝嘉庆20年(1816年)董家湖农民董三方、蔡郎等十多户农民采用“一物降一物,石膏降豆腐”的原理,把淀粉用开水打芡,葫芦瓢打几个眼,漏成粉丝。固镇县刘集镇董湖农民利用当地种植的红薯加工粉丝已有190多年的历史了,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用传统工艺流程加工粉丝。
“老任桥牛肉”作为固镇的知名品牌,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享誉大江南北。它主要出自于固镇县任桥镇桥东村,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湖沟烧饼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的特色小吃。湖沟烧饼以当地优质小麦头道面为原料,用多道工序和制,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内外多层,焦黄、酥软,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
相传,在九湾河的河水中间,有一深潭,深不可测,老百姓叫它“老龙潭”,很久以前,有人曾用 4 两丝线,加上 18 斤铁丝坠上一个秤铊也没打到底。潭面烟雾笼罩,终年不散;水色墨黑,再旱不涸,再冷不冻。
垓下传说是安徽省固镇县垓下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项羽的《垓下歌》和虞姬的和歌情真意切,令人荡气回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史册中的壮丽一页。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倪桥的“倪”是以前的姓氏,“姓氏考略”上则指出:“倪氏即郳氏、郳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倪桥的倪姓又秤砣“倪”指的是倪家祖先。
旱船是固镇地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舞蹈,它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记录了地方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愿望及和谐欢乐的气氛。
固镇中华绒鳌蟹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一种特色水产,以其个头较大、肉质细腻、蟹黄丰富而著称。固镇中华绒鳌蟹的体形近圆形,头胸甲背面为草绿色或墨绿色,腹面灰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