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又名神农城,传说是神农尝植五谷的地方,也有专家考证谷城是神农发现茶之地。谷城茗茶以“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
“呜音喇叭”又称“巫音”,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原为宫廷音乐,据传承人说创始人为宫廷乐师师旷,后流传到民间,传统曲牌约一百多个。现主要盛行于南漳县巡检镇峡口及保康接壤地区,是楚音乐文化仅有的活态遗存,因而史学界称为楚乐的活化石。
宜城花鼓戏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其雏形源于当地民间歌舞表演“打火炮”及说唱艺术形式,逐步演变为地方小戏。
南漳苞谷酒是湖北南漳县以玉米为原料酿造的传统粮食酒,酒体醇厚、入口绵柔,是南漳人宴客佐餐的佳酿。
酸浆面是谷城的特色面食,以酸浆水为汤底,搭配手工面条和各种配菜。酸浆水由芹菜、白菜等蔬菜发酵而成,酸香开胃,面条劲道爽滑,再配上鲜嫩的肉丝、脆爽的豆芽和香辣的辣椒油,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葛根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葛根粉,土法种植的葛根淀粉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糖分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有“千年人参”之美誉,也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
陶记金刚酥是湖北襄阳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陶记金刚酥为马蹄造型,闻起来有烤馒头的香味,看起来颜色焦黄、香脆,吃起来酥口易化、不沾牙齿、略带甜味,牙不好者甚至无牙者都可食用。
枣阳葫芦雕刻作品,以其优美的形态,特殊的质地,广泛的用途,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和娱乐中,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葫芦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枣阳当地,葫芦名字的发音近似“福禄”,象征着富贵;葫芦多籽,象征子嗣兴旺。
保康独臂皮影是目前极为少见的一种皮影,与我国其他地方皮影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一只眼睛、一只臂膀的、正面侧身像。
琚湾大头菜是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的特色腌制蔬菜,属“襄阳大头菜”菜系分支,以酱香浓郁、脆嫩开胃闻名。
保康尧治河酒以“纯粮古法酿造”为核心,主打性价比,适合宴请聚会,窖香突出、粮香丰盈,入口柔和、酒体协调,尾净爽口,兼具酱香浓郁与果木清香,回味悠长。
谷城锅盔馍是襄阳谷城县的传统面食小吃,以老面发酵、口感筋道、吃法多样为特色,典型作坊采用"前店后坊"布局,每日限量供应。这种经营模式保证了产品新鲜度,吸引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专程购买。
葫芦潭贡米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葫芦潭村的特产,属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粒整齐,颗粒饱满,晶莹透亮,色泽油润,生嚼有清香。
东巩官米,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特产,米粒特细长,晶莹秀亮,腹白细小,生嚼味香,含胶质多,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可补充消耗的体力及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其米饭洁白如玉,纵向伸长度好,不好裂,蓬松柔软及不粘结,入口绵甜,食味可口,具有浓郁香味,冷饭不回生,口感好。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斋”,主要流传于南漳县薛坪镇一带。端公舞起源于楚宫廷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端公舞兼收并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