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花瑰艺术),海南省澄迈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花瑰艺术起源与宋代佛、道、儒的兴盛有关,因为佛、道、儒的各种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艺人制作。
澄迈福山咖啡是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海南咖啡之冠”。味道微苦,余香绵长,入口顺滑,回甘持久,具有“香醇浓郁、绵柔顺滑”的风味。
澄迈冼夫人信俗(军坡节)是海南汉族与黎族民众共同信奉的地域文化,以祭祀冼夫人为核心,融合仪式、巡游、民俗表演及社交活动,体现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押手丁是海南澄迈地区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押手丁习俗起源于明朝,是明朝移民从大陆带到澄迈的一种民间习俗,也称“押笔”。该习俗主要流传于澄迈境内南渡江两岸的乡镇村庄。
澄迈凤梨是海南省澄迈县依托火山岩地质优势培育的特色农产品,该品种主推豆奶凤梨,采用黄豆发酵灌溉技术结合火山岩砂质土壤培育,果肉金黄多汁、甜度可达17°+,具备薄皮少刺、纤维细腻等特点。
金江小酸菜是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太平地区(夏富村、大茂村)的特色腌渍食品,以酸香鲜嫩、脆爽无渣的口感闻名,是海南地方菜系中的代表小菜。
澄迈太平果蔗是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太平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以肉质松脆、汁液清甜著称,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稳定,市场反响良好。
福山烤乳猪色泽金黄,皮脆肉酥,香味诱人,食而不腻,食后余香盈口。多以姜泥、蒜末、酸醋佐食,多食不腻。
相传在宋朝时期,澄迈县美榔村有一位富足的乡绅陈道叙,他有两个女儿,长女名灵照,次女名善长。两姐妹生得眉目清秀,心地善良,聪明伶俐。后来,姐姐灵照出嫁,妹妹善长则选择出家为尼,在村中的辑瑞庵修行。
黄大将军显灵的故事主要围绕其英灵庇护、救难济困的传说展开。黄大将军,本名黄德辉,字友越,生于清朝道光年间(约1834年),是海南省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的知名秀才。他天资聪颖,才华出众,且为人仗义,怀有报国之志。
十柱障板屋是海南澄迈地区一种传统民居形式,以十根大木材柱子作为主要支撑结构,结合障板(内墙)构建,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
白莲鹅是海南省澄迈县白莲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肉质紧绷、香浓可口著称,是海南八大名菜之一。
龙江潭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海南澄迈地区,核心情节为白牛与蛟龙搏斗后化龙,当地人建龙皇庙纪念,祈求平安与丰收。在海南澄迈地区,流传着一段关于龙江潭的动人传说。
瑞溪粽子是海南省澄迈县瑞溪镇的传统特色食品,始创于清康熙年间,与儋州洛基粽、定安粽子并称海南三大名粽。
澄迈美亭香蕉是海南省澄迈县特产,主产自金江镇美亭地区。该区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澄迈县最大香蕉生产基地,所产香蕉属芭蕉科芭蕉属真蕉亚属,是食用蕉(甘蕉)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