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手工粉条,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粉”。西吉纯手工粉条筋道、光滑、美味。
高台马社火是一种传统民俗祭神活动。每年正月初九举行,内容包括高跷、推推车、赶毛驴、花船、秧歌队、彩车、腰鼓队表演等,涉及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
泾源蒸鸡可谓做法独特、味道鲜美,常年散养在山间的土鸡,拥有天然的鲜美,土豆的醇香,鸡肉的酥嫩,让人回味无穷。
彭阳县黄酒酿造历史悠久,古时候,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以黍米、粟及糯米、蜂蜜、中药材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砖雕,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门楼和券门之上。
泾源蜂蜜,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泾源蜂蜜颜色呈浅琥珀色,半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无杂质。其果糖、葡萄糖含量高,滋味甜润,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余味清香,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
“泾源回族踏脚”是流传在泾源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原始舞蹈艺术形式,东汉时期由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后经唐丝绸之路流传至陕西回族之间,并逐渐发展成集娱乐、舞蹈、竞技和健身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泾源赶牛是流传在泾源县泾河源镇底沟村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泾源回族“赶牛”。 一般在比较空旷的草地或比较大的麦场上进行。
六盘山区春官送福,西吉县民俗,六盘山区春官词历史攸久,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的歌谣,通常为四句七言,以方言形式表现,说词合辙押韵,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常以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和幽默诙谐的段子给老百姓送上新春祝福。
洋芋擦擦是当地的传统面食之一。洋芋擦擦,顾名思义,是用土豆做的。将土豆去皮擦成稍粗的丝,再拌以干面粉,使每一根丝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衣,然后上屉蒸熟。
彭阳苹果,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的特产,因其色泽鲜艳、果面光洁、果型端庄、口感良好、风味俱佳、品质较高而声名远播。
八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群众男女老幼普遍饮用的一种茶。盖碗,又称三泡台,配料通常是茶叶、红枣、冰糖、枸杞、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肉、果干、芝麻之类。经常喝它有提气补虚,驱寒健胃,提气补脾,明目清心,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
荞面油坨坨,也叫荞面油圈圈,是隆德当地一种特别好吃的油烹面点。刚炸成的油坨坨外酥内软,金黄透亮,带着荞麦面特有的清香,晾凉后黏中带甜,甜中带香,软软甜甜。
燕面揉揉是宁夏地区较为盛行的特色美食小吃,开始时仅在固原地区盛行,后宁夏各地都有制作和供应。燕面揉揉吃的时候,柔软而且劲道,莜麦面营养价值高,选用山区的莜麦调制。
黄芪是隆德县道地中药材,为药食两用,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效,能加强心脏功能,保护心肌,降低血压;具有延长细胞寿命,推迟细胞老化的作用;隆德县黄芪主要产品为黄芪饮片及黄芪保健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