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渚坊香会在每年正月二十七或二十八(分大小年)“动会”,农历二月初八“落会”。历时11—12天,有“动会、敬拜、讨喜、唱戏、落会”等内容。
铜版彩画,是一种传统的全手工艺艺术品,该工艺首先传承了中国明末清初墨盒上的铜刻技法,在此基础上,把手工刻绘改为铜版腐蚀(用强酸等),铜版经过刻绘腐蚀后,再经过抛光、打磨、上色等工序,然后在彩画的外表覆盖上透明的保护层。
丹阳刻瓷,源于18世纪, 距今200多年历史。它是通过刻刀在优质白胎成品瓷釉面上进行书画雕刻,强调以刀代笔,使刀痕与精美的瓷器产生强烈比照。
句容草莓是主要种植于江苏省句容市的一种酸甜口味,汁水多的草莓。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称号。
丹玉香醋传统酿制技艺,工序繁杂,操作要求细致严格,因此酿出的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南乡田歌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这里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农民劳动伴歌,已为习俗。田歌,又称秧田歌、插田歌等,是长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一种民歌。
吕蒙烤饼在丹阳俗称吕城烤饼,历史悠久,在吕城已传承有两千多年。每年中秋佳节时,按传统习俗,吕城家家户户,都制作韭菜烤饼。吕城韭菜烤饼香软可口、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起源于山东。梅庵琴派一改传统琴乐的审美观念,强调古琴音乐的艺术性,重视演奏技巧,突出旋律之美,体现了积极的革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丹阳剪纸以丹阳地区为主,历史悠久,鼎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剪纸(字)作品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成了传统节日、结婚礼仪、民间刺绣等活动中的必需品,还被大量用于“送夏”等丹阳民间习俗中,成了丹阳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品。
东乡羊肉是一道以羊肉为主料制作的菜品,又名佛跳墙,是江苏镇江著名特色菜。东乡羊肉又名“佛跳墙”。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其色泽清亮 ,酸味柔和、醋香浓郁、风味纯正、口感绵和、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并更加香醇。
在丹徒高资,取石雕刻的历史远在明代,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高资石雕主要以龙亭龙拄、琼楼玉阁、佛堂神坛、飞禽走兽、花草器皿、历代书法绘画的雕刻为主。
八桥跳花绳,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式跳绳“简称跳花绳”,指在平常跳绳基础上结合体操、舞蹈等元素,设计出的跳绳花样动作。其跳式灵动,跳法多变,富含艺术和趣味,由一人或多人完成一套动作。
《白蛇传传说》主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想、民风民俗、信仰,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特别是传说中保留了大量的镇江端午民俗文化习俗,为充实我国传统端午节日文化的独特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乔镇的民间故事有机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风俗故事,以及笑话等,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