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薄脆历史悠久。薄脆饼用头麸面发面,掺以麻油、白芝麻制成坯,烤焙出炉后,薄、酥、脆、香,入口香甜,老少咸宜,是姜堰人十分钟爱的点心和零食。
泰兴金叶子,是当地的一种纸牌。纸牌,源于汉代,称叶子戏,盛于南康,称金叶子。系高尚的娱乐工具,既开发智力又愉悦身心,从汉代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兴化红皮小麦出粉率高、粉色白、灰份低;面筋数量适中,稳定性高,面团弹性好;食品加工性能好,适合制作优质馒头和面条,也能搭配制作花面包;食用品质好、色香味纯正。
佛手姜,既鲜且嫩,以溱潼储鼎茂出产的最有名。民国时期,姜堰溱潼镇过宏昌、储德昌,陈鼎元等酱园制作的佛手姜,享誉大江南北。
桂香糖是泰兴市享有盛誉的汉族名点,已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系选用生仁、芝麻、桂花、白糖、饴糖等原料精制而成。具有桂花香、生仁香、芝麻香和皮脆心酥的特点。口感酥脆,口味甜而不腻。
曹松庆说书是用靖江方言讲述故事的一种表演方式,曹松庆说书是跟其父曹全保所学。曹全保已于1983年病故,享年73年,他生前说书50余年,师从靖江康兴德裕庄人张金和。
马桥馄饨是靖江著名的传统美食,马桥馄饨馅很讲究,韭菜和菠菜馅为主,也有青菜馅的。基本每个馄饨里都有一只淡水虾,可不是虾米哦,味道鲜美.
靖江金波酒酿造源于清朝同治年间。150年前酒坊老板王鉴和祖辈偶然获得金波酒酿造的宫廷配方,就依方酿造生产。具有酒蜜香清雅,落口爽洌,回味怡畅,色泽金黄透彻、增强身体免疫力等特点。
泰兴市是中外驰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栽培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及专家论证,泰兴银杏栽培已有1000多年历史。泰兴地区的银杏嫁接主要以枝接为主,现在也有芽接和根接,春夏秋均可进行,以春天嫁接居多,从火柴梗般细的小树,到磨盘般粗的大树,都能嫁接,成活率较高。
蟹黄汤包是泰兴市曲霞镇特色汤包,曾流传着“泰兴汤包出曲霞”之说。蟹黄汤包有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的独特个性,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名闻遐迩。
靖江竹编产品在于选材严格,做工精良,工艺精湛。从原来的竹背篓、竹匾等农具发展为如今的竹包、竹花瓶、花篮、果盘、餐具等旅游产品。靖江竹编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了靖江人馈赠亲友、外地来访者和外国客商的优选礼品。
高港口岸“虎头鞋”造型多样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细,图样题材广泛,富有民族特色。高港口岸“虎头鞋”品种有“虎头鞋”“猫头鞋”、“兔儿望月鞋”、“五子登科”、“龙凤呈祥”、“喜鹊登梅”、“荷花莲子藕”、“麒麟送子”等,形态逼真,鲜活俊逸,栩栩如生。
姜堰撂石锁,相传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士兵常用石锁、石担子等锻炼身体,后流传于民间,演变为一项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传统竞技项目,盛于清道光年间。
泰州木雕起步于隋唐时期,泰州木雕的制作工序分为选材、烘干、画稿、雕凿粗坯、雕凿细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以传统雕刻技艺为基础,开发了宗教木雕用品、木雕工艺品、木雕屏风壁画、木雕窗花、古典家具、古建筑装饰等。
兴化大闸蟹,江苏省兴化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所产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的特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蟹黄晶红油润、入口鲜香溢甜,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