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鞋是夏津县几乎每个小孩都要穿的手工制鞋,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到缝合鞋帮和鞋底,再加上鞋面的绣工,共有十几道工序。作为夏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传承人,张晓芸自幼就跟随奶奶学做虎头鞋,对于配色、针法等颇有研究。
武城千层豆腐属于地方特色豆腐品种,与一般豆腐不同之处在于装包压榨工序。武城千层豆腐质地细嫩,口感好。由于每层厚度仅为三四毫米,层薄有韧性,所以具有炒、炖不乱的特点。
谢阁老即谢升,字伊晋。生而文秀,天赋异才,少承父训,励志读书。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是明清两代德城赫赫有名的“八大家”之一。谢家在德城历史上,有过光辉的一页,也有耻辱的记载,可无论荣辱如何,都为德城留下了些传说,其中谢阁老为“土地爷塑金身”的传说就是其中一例。
大孙花生品质好、粒形圆、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孙乡种植的花生蛋白质和胡萝卜素高于普通品种。大孙花生色泽亮丽,香中带甜,籽粒饱满,出油率高,以其沙质土壤地理位置、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优良的食用品质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大禹治水功绩,数千年来广为传诵,在德城更是家喻户晓,成为鲁西北民间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治水的传说折射出远古先民的勤劳与智慧,显示着先民对自然灾难的认识与思考,同时还蕴涵着重大历史转折的丰富信息和民族国家形成的种种基因,文化内涵深厚丰富,影响深远。
乐陵土猪繁育中心位于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乐陵市,养殖过程添加金丝小枣作为饲料,更有助于人体健康;肉质鲜嫩酥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浓郁鲜美可口。乐陵土猪肉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孕妇及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是馈赠亲友、居家食用的上品。
东汉光武帝刘秀,到没到过武城,史上没有记载,从地名传说有四个村子,却流传着同一个故事,把刘秀来武城说的活灵活。当年刘秀打了败仗,曾落难武城,经过饮马庄、马粮庄(妈妈地)、见马庄、马言庄。
平原县早玉杏是当地的特产水果,是一个优良的实生杏品种。经专家鉴定,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外观鲜艳、品质优良等特点,是一个珍贵的杏品种资源,有很好地开发种植前景。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在禹城城西略北,方圆百亩来地,不长庄稼,不生草,地势很高,中间有些小坑塘。据说是前来找宝的人挖掘的。雨季坑塘里的积水有黑黄两种。相传那黑色的水是田大秃子的血染成的;那黄色的水是田二秃子的苦胆水染成的。是真是假从没人研究过。反正那里的水在雨后分黑黄两色。
夏津甜面酱以小麦制成,为邑中名品,所谓恩(原恩县,今平原县恩城镇)瓜 夏(津)酱(甜酱)者即指此。(见民国本《夏津县志·杂志》)“夏津甜酱” 如粥,色红,咸甘适中,以油烹之,其味异香,以汤和之,其味微甘。当地还有常年以葱蘸甜酱佐餐者。因而以大葱蘸甜酱卷薄饼(烙烤 的面饼)为一地方名吃。
黄河涯蜜桃产于德城区黄河涯镇,迄今已有30年栽培历史。黄河涯镇位于黄河故道内,土质为沙壤或砂砾土,土质独特,排水条件良好。加之光照充足,多施用有机肥等因素,因而黄河涯蜜桃具有特别的品质,黄河涯蜜桃成熟期为4月至10月。
老城镇吕洼村是武城柳子戏的传承地,建有专业柳子戏剧团。吕洼柳子戏(又名 “吹腔”)起源于清朝中期,据今传入武城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在武城、夏津两县广为流传。
国宝金丝贴是我区独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新型手工艺品,画面艺术风格独特,艺术形象鲜活自然,色、光、形特色鲜明,填补了国内艺术种类空白。它融诸多种艺术精华于一体,选真实织物搭配,采用特色装裱新工艺,纯手工制成。
宁津县珍木艺木雕工作室的徐氏木雕作品风格既传承了师门的风格,也有自己一些雕刻技法的改良和思想的融入,使作品更有精神内涵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现代文明的传递。创作技法表现可分为,浮雕,透雕,阴雕,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