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武帝刘秀究竟到没到过武城,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武城有四个村子的地名传说中,却流传着同一个故事,把刘秀来武城说的活灵活现。话说当年刘秀打了败仗,曾落难武城,经过饮马庄、马粮庄(妈妈地)、见马庄、马言庄。这四个村子恰形成一条西南东北的路线,沿黄河古道而行。由此可推断,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据传刘秀一行败阵逃到武城,已经是人饥马乏,到一水塘边,马喝足了水跑过后,蹄印即被黄河故道的沙土掩埋,且沙地松软,难以行走,刘秀连饿带乏筋疲力尽,摔下马来,昏了过去,多亏一位好心的老妈妈将他救起,当再寻坐骑时,早已无踪影。刘秀派随从四处寻找,无奈周围全是沙土,连马蹄印都找不到,后来,随从在一个村子里听到了马嘶叫声,急驰过去。村中人对刘秀的随从们讲,他们见一匹马跑进村来,浑身汗水淋漓,累得快跑不动了,就想将它抓住,待几个人一围上,不想马便鬃毛炸起,一声长鸣,从人们的头上窜过,扬蹄跑出村外。随从们顺马蹄印急追而去,沿途打听,村里人都说见过此马,狂奔而去,无人敢靠前。就这样,刘秀的坐骑就跑出了武城。后来,刘秀当了东汉皇帝,为了不忘这段兵败被追的经历,便把饮马的村子敕封为“饮马庄”;摔下马的地方敕封为“马无蹄”;听见马嘶的村子敕封为“马言庄”;后来,刘秀为了感谢那位老妈妈,将“马无蹄”村的土地封给了老妈妈,免缴皇粮国税,把“马无蹄”改为“妈妈地”。到了清朝中期,该村马延俊、马连杰两兄弟同科中了贡生。恩县知县前来祝贺,言“妈妈地”三个字有欠庄重,说 :“有马必有粮。”便将“妈妈地”改为“马粮庄”。除马无蹄的名字改了两次,最后改成“马粮庄”外,其余三个村的名字,沿用至今。尽管史书没有记载,但当地人深信,当年刘秀一定到过武城。
该传说于 2009 年 7 月,被列入武城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