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醉如泥"中的"泥"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量:38
“烂醉如泥”中的“泥”指的是一种水生动物——“虫鳅”(或称“海蟑螂”类软体虫,但传统上多指“南海虫”,即一种无骨的软体虫),而非泥土。
字面含义与误读
误读:许多人误以为“泥”指泥土,认为“烂醉如泥”形容人醉倒如瘫软在泥地。
本义:该成语出自《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原文为“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虽不饮酒而强进酒,日醉如泥。”此处的“泥”特指一种软体虫。
“泥”的具体所指
虫鳅:古代文献中,“泥”常指“虫鳅”(又称“南海虫”),是一种无骨的软体虫,行动迟缓,身体柔软无力。
特性类比:人醉后瘫软无力、难以自持的状态,恰似虫鳅因无骨而无法自主行动。
文化背景与成语演变
宗教与戒律:周泽因斋戒严格,不饮酒却勉强应酬,醉酒后瘫软如虫鳅,故有此形容。
成语传承:后世沿用“烂醉如泥”形容酩酊大醉,逐渐模糊了“泥”的原意,仅保留比喻义。
现代理解
比喻义:如今“烂醉如泥”已成为固定成语,指极度醉酒,与原意中的虫鳅无直接关联。
语言演变:成语的语义在传承中常发生扩展或抽象化,如“泥”从具体生物演变为抽象的“瘫软状态”。
总结
“烂醉如泥”中的“泥”原指一种软体虫,借其无力行动的特性比喻人醉酒后的瘫软状态。尽管现代已不强调其本义,但了解字源有助于理解成语的演变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