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全境都有制作粉丝习俗,但以中关乡粉丝最为出名。中关乡是岳西县传统的农业大乡,制作粉丝的绿豆、红薯等农产品原料充足,有漏粉丝和推粉丝两种制作方式。
小蒜粑是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的特色米粉粑,主要由小蒜、腊肉和大米粉制成。
大关孟河茶干是一种源自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的传统食品,由方氏祖辈方子贤于民国时期创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原料选用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工艺沿用古法,手工研磨,手工沥浆,二道熟制,传统压榨精制而成。口感质地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岳西盛产竹子,资源遍及全县,竹子质地坚韧,纤维细长,富有弹性,适于制作竹编工艺品和竹器家具。岳西竹器加工技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技艺,它起源于安徽省岳西县。
天柱剑毫产于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天柱剑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直似剑,色泽翠绿显毫,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天柱剑毫内含丰富的多酚类、氨基酸等多中有益成份,具有消食去腻、止渴生津、益思少卧、利尿解毒等药理功能。
“岳西八大碗”,碗碗象征吉祥如意、福寿绵长。传统的岳西八大碗最主要的几道菜是豆腐做成的,也就是豆腐水碗席。豆腐席一般有十一道菜,其中主菜八道,也称“八大碗”。即:银鱼、虾米、鸡、鱼、肉、圆、猪肚、心肺。另加粉丝、四碟咸菜,又叫吃饭菜。
七仙女传说中的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枞阳大鼓书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在枞阳县流传很广,俗称“大鼓书”。明清时期鼓书、莲花落、胡琴书、评书等各种形式的曲艺相继传入,而最流行的还是鼓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
岳西土豚鸭,是一种似鹅非鹅、似鸭非鸭的鸭科家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硒元素。土豚鸭汤肉质鲜嫩、油而不腻,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的作用。
天华谷尖茶,安徽省太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华谷尖形似稻谷,滋味鲜爽、醇厚,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匀整明亮。理化指标。水浸出物≥38%。
龙坦龙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黄泥镇及其周边地区。自明朝初年起,龙坦龙灯已经传承了600余年,期间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更新。
黄泥粉蒸肉久负盛名,始自清朝咸丰年间,但凡老街大小酒肆、餐馆,逢席皆必有粉蒸肉,其因配料独特,制作独到,口味独家而世称“三独粉蒸肉”。这道菜以排骨和五花肉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具有鲜嫩多汁的口感和肉质鲜美的特点,入口即化,是安庆代表菜之一。
枞阳各个乡镇流传的民歌,各有特点,唱法多样。北部山区多为山歌,南部圩区多为小调。同一首民歌,地域不同,唱法也不尽相同。枞阳民歌以枞阳方言为主,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望江县的豆丝是当地特色美食,以本地绿豆和早稻米为原料,制作复杂讲究。豆丝成品嫩黄可口,可煎可炒,配肉更佳。晒干后保存时间长,做汤鲜美。
“山里鹤”苦荞香茶是由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特产的一种健康茶饮,其主要原料为苦荞麦。苦荞香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益处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