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石牌镇的十番锣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音乐形式。石牌的十番锣鼓受到了徽州十番锣鼓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本地的特色,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传承200多年的怀宁县石牌镇十番锣鼓,以其特有的乡土雅音,引起众多省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石牌盛行的“十番锣鼓”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黄梅戏的发展,各种套路的锣鼓也随之发展。石牌汪家墩的汪氏是从古徽州搬迁过来,因而汪家墩的十番锣鼓受到了徽州十番锣鼓的影响,同时也吸收本地的十番锣鼓,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汪家墩的十番锣鼓由于曲牌较全,它根据演出时的环境不同,表演时注意强击弱击的此起彼伏,控制节奏速度缓急以及击鼓手法的不同技巧,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或浅吟低唱,哀戚悲歌,整个演奏气势恢宏,为喜庆或悲怆场面起着十分重要的衬托与渲染作用据悉,十番锣鼓一般由12~14人表演,多时有二三十人同时表演。表演时,可分为大小两组:大鼓、大锣、大镲;小鼓、小锣、小镲,同时加入了木鱼、梆子、板鼓、京鼓、长尖、唢呐等乐器。乐队在鼓手的指挥下,以繁花流彩的鼓点节奏应和着优美的唢呐吹牌子曲就能奏出阵阵乡土雅音。据汪仁普老人介绍,之所以称为十番,除了演出时乐器多外,演出的曲目有“凤点头”、“长锤”、“望家乡”和“八哥洗澡”等达十多套。
近百年来,汪家墩十番锣鼓极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只要有重要活动,比如玩龙灯、赛龙船、寿庆、丧葬等仪式上都不可缺少。不管老人、年轻人都喜欢听,周边做大事都要请。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