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回族踏脚”是流传在泾源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原始舞蹈艺术形式,东汉时期由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后经唐丝绸之路流传至陕西回族之间,并逐渐发展成集娱乐、舞蹈、竞技和健身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豆面糊糊是利用当地豆类作物为原料,经过干炒、磨面等多道工序加工制作成的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
彭阳搅团,根据不同的用料可细分为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搅团的做法就在一个“搅”字,将面向锅中撒下的同时要拿一根棍或勺子在锅里用力搅,俗话说:搅团要好,搅上百搅。越多搅,做出来的搅团就会越好。
笼(lú)食,因笼蒸得名,是一种形似月饼的糕点,也是彭阳乡间传统特色美食之一。先把小麦面上笼蒸熟,再添加适量的胡麻油、蜂蜜等搅拌抓匀,或者以肉汤混合搅拌,而后装入花纹木模,压实,轻轻磕出,最后放入平底锅再烙一烙即可食用,外观精致漂亮,美味健康。
朝那鸡,宁夏彭阳特产。白色羽毛,耳叶黑色,冠、脚青色。成年公鸡头颈昂举,尾羽高耸,胸部发达;母鸡头小清秀,背宽腹圆。此品种鸡肉,肉质细嫩,肉味鲜香。
洋芋擦擦是当地的传统面食之一。洋芋擦擦,顾名思义,是用土豆做的。将土豆去皮擦成稍粗的丝,再拌以干面粉,使每一根丝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衣,然后上屉蒸熟。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隆德人的厨房里最不能缺的调味料醋一定在其列。
隆德暖锅,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隆德暖锅一般都用铜锅,暖锅最上层是五花肉片,往下依次是排骨、豆腐、土豆粉、萝卜片、大白菜等。
燕面揉揉是宁夏地区较为盛行的特色美食小吃,开始时仅在固原地区盛行,后宁夏各地都有制作和供应。燕面揉揉吃的时候,柔软而且劲道,莜麦面营养价值高,选用山区的莜麦调制。
“中国马铃薯之乡”的西吉县盛产马铃薯,目前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68.6万亩。薯型规则,表皮光滑,红皮黄肉,适宜鲜食菜用。西吉马铃薯尤以淀粉、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为丰富。
砖雕,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门楼和券门之上。
西吉种植西芹历史悠久,至少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西吉西芹作为菜中佳品,以其风味和品质俱佳,美名誉于当时,始称西吉西芹。因此西吉县也被誉为“中国西芹之乡”。
彭阳杏子,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以杏子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80万亩,年产鲜杏30万吨,享有“富钾之王”的美誉。
泾源蒸鸡可谓做法独特、味道鲜美,常年散养在山间的土鸡,拥有天然的鲜美,土豆的醇香,鸡肉的酥嫩,让人回味无穷。
彭阳辣椒,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特产,成熟果长25-30厘米,果肩横径5厘米左右,果肉厚、果皮光滑,单果重60-150克,肉厚、皮光、挺直、无皱,辣味适中,辣而不烈。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