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民间传统文艺主要是秧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凡举办秧歌的村庄到邻村去跑场,俗称“散灯”。秧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跷,也称高跷秧歌。舞者双足踩在二、三尺高的木腿上,身着戏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表演各种动作。秧歌进村时,随着锣鼓节奏,在打伞的指领下,秧歌队前后穿花,路线复杂曲折,分合有序,谓之“跑圆场”。圆场后再“过对”,进行“捕蝶”、“摸鱼”、“跳桌子”、“劈叉”、“翻筋斗”等单项表演。舞艺高的秧歌队,还在出村时表演叠罗汉。人上叠人,叠到三、四层,最上一人超出屋顶。
跑旱船,旱船用竹杆或木棍扎成,四周围以彩布,状似游船。舞者扮成俊俏少女似坐其中,手把船沿,或跑或停,飘忽不定,如游荡于碧波之上。
老汉推车(也叫太平车)。小车用竹杆或木棍扎成,四周围以彩布。一老汉银须垂胸,头戴毡笠,奋力推车。前有一人扮成老太婆牵绳拉车,旁有一傻里傻气的小伙子。老太婆右手持大翎扇,左腕挎竹篮,竭尽全力拉车,还不时擦汗扇风。小伙子不时傻里傻气找妈吃奶,再杂以笑话、噱头,以博观众欢笑。
龙灯,龙头、龙身用竹杆竹篾做成,软节和硬节相接,共九节。每节点两支腊烛,外罩红布。龙首、龙身、龙尾各节都有一人擎架,龙前有一侠士装扮的青年高举龙珠上下左右前后翻舞,吸引龙翻腾滚动飞行,时而昂首伸须,欲飞太空;时而低头俯视,似入水中;时而首尾相接,盘旋前进;时而拱弯曲行,蜿蜓起伏,真是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极象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
狮舞(狮包),狮头有的自制,有的购买。狮身、狮尾俱用苘麻制成。苘麻涂以黄色,状若狮毛。二人扮演,一人在前为狮首,一人在后为狮身,表演时,一武士手执钢刀或绣球在前。狮包随武士刀路招数,做出各种动作。如摇头摆尾、跑跳蹿伏、滚绣球、蹿桌子等。表演熟练者,犹如真狮。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