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大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延寿大米生产地域地势平坦,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为黑黏土、沙壤土质,土壤有机质含量3%—6%,自然肥力较高,灌溉水资源丰富,特别适合水稻生长。独特的环境,孕育优质的稻米。延寿的稻米外表光亮,晶莹剔透,整米率高,无垩白。用这种稻米蒸出的米饭晶莹光亮,清香宜人,香味持久,口感油润有弹性,且剩饭不回生。
目前,延寿县大米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稻米60余万吨。
产品特点
延寿大米品种优质纯正,籽粒饱满,成熟度好,干物质积累多,品种形态为长粒型,大米米粒晶莹剔透有光泽,营养成分高,支链淀粉和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米粒清白如玉,晶莹剔透,无垩白,商品感官好。米饭油光发亮,香甜爽口,口感油润而有弹性,余饭不回生。
产地环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位于张广才岭西麓,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海拔纬度高,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植被茂盛。境内南有双鸭岭、长寿山脉,北有海拔千米的大青山脉。发源于张广才岭、松花江的一条重要支流蚂蜒河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延寿县全境。境内水资源丰富,有蚂蜒河、亮珠河等中小河流23条,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5座,地下水储量达2亿多立方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6.7%,且无工矿、化工企业污染,水资源水质特别纯净。
延寿县内土壤是黑土,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含量平均在5%以上。在1981年的一次监测中,一个监测点的土样有机质含量达到过45%的高值。延寿县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具有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优势,是黑龙江省优质水稻的主产区。
历史渊源
延寿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具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延寿县志记载,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就有巴高丽、郭高丽、都高丽等7户朝鲜族农民在延寿县亮珠河流域种植水稻。
民国十二年至民国十六年(1923年至1927年),朝鲜族农民在延寿县多处开发大甸子种植水稻,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8345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本开拓团进驻延寿,抓了大批劳工,在6个开拓团驻地周边兴修了6个拦河坝和6条水利干线,大面积开垦水田种植水稻。县域内水稻面积达到14.8万亩,出现了延寿县水稻种植史上的第一次种植高峰。
建国以后,延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疏浚河道,并修复日伪时期的水利工程。1958年至1995年,全县陆续兴建了2座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兴建了1620座小塘坝,617处提水站点,打机电井6730眼。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延寿县的水田面积逐年增加:1956年,达到13万余亩;1958年,达到17万余亩。
20世纪60、70十年代,延寿县的水田面积一直稳定在18万亩左右。但在当时,种田技术还比较落后。水稻播种主要以“漫撒子”、条播和点播为主;田间管理全靠人工薅草,草荒比较严重。因此水稻产量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
延寿县水田面积的快递增长和水稻种植技术的飞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延寿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延寿县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广泛地钻打机井,实施旱田改水田,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增加到24万亩,2005年达到48.3万亩,2009年达到73万亩。到201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0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近三分之二。
1981年,日本友人滕原长作在方正县德善乡小面积实验自己发明的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第二年,大面积示范也获得成功。之后,这种技术以方正为中心迅速向四面扩散。
延寿县与方正县相邻,且同属蚂蜒河流域。因此,延寿县稻农很快便受益于寒地旱育稀植技术。1983年,全县范围内开始示范推广该技术。随后,全县还陆续推广大中棚盘式育苗技术、机械插秧技术、化学除草和化肥配方施肥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使水稻单产成倍增加。据统计,在寒地旱育稀植技术运用推广之前,延寿县的水稻平均亩产只有200—250千克,推广之后提高到了300—400千克。
到1995年,延寿县水稻最高亩产达到535千克,1999年,则达到了620千克。
延寿县的水稻种植实现了插秧、收获机械化,实现了除草、施肥、防病标准化。共更新更换水稻新品种四十多个,全县水稻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京引127、富士光、滕系138和莎莎尼等优质水稻种子都曾为农民的增产增收立下功劳。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查禁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等措施,延寿县全县发展绿色食品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多万亩。2011年,延寿县新建智能化水稻工厂育苗示范基地9处,水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和智能化。
目前,延寿县大米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稻米60余万吨。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