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生铁铸锅技艺是以生铁为主要原材料,采用高温熔化、手工泥模浇铸生活厨具的传统技艺,其主要产品为模铸铁锅。耒阳铁器冶铸历史悠久,东汉建武年间耒阳就有“冶铸”工业。据《后汉书》载:“耒阳有铁……卫飒为桂阳太守到任后,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 耒阳生铁铸锅技艺是古代留传下来的典型的民间手工艺,是华夏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缩影,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
《耒阳市志》载:“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兴人毛瓜与县人李作选合伙在导子办起铸锅厂。”正式开启了耒阳生铁铸锅生产技艺的文献记载历史。
2021年12月,耒阳生铁铸锅技艺被公布为第五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耒阳生铁铸技艺工序复杂,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备料、工具制备、冶炼、浇铸、脱模、打磨6道大工序,48道小工序。在技艺上确保了纯手工性和原生态性,所铸铁锅厚薄均匀,光滑齐边,蒂平耳圆,耐炸不破,经久耐用,享有盛誉。
其车模刀、炉膛温度、铁水温度的控制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全凭经验掌握,以家族内部和师徒口传心授方式代代相传至今,属于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耒阳铁器冶铸历史悠久,东汉建武年间耒阳就有“冶铸”工业。生铁铸锅技艺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此后扩散至竹市、东湖、新市、夏塘、上架、灶市等邻近乡镇,并向茶陵、攸县、衡南、安仁等周边地区扩散,耒阳铸锅业盛极一时。
制作工艺
备料:铸锅前需要准备生铁、熟铁、铁块煤、小青石等主材料,以及白泥、石墨、耐火砖等辅助材料。生铁、熟铁等原材料需按一定比例配备。
工具制备:包括砌制冶炼炉子(又称“猴子炉”)、制作车模刀和制锅模具、准备鼓风机等。其中,车模刀是手工铸造生铁锅的重要器具,主要用于模内模外的修形,其制作水平事关生铁锅的质量。
冶炼:将生铁、熟铁混合适量铁块煤、小青石,放入炉膛中加温至1600摄氏度使之熔化成铁水。砌炉和开炉时,一般要进行祭祀活动,祈求祖师保佑。
浇铸:手持杠杆手柄,从炉口倒出铁水至装有木制手柄的铁制勺桶中,并将铁水注入制锅模具内定型。
脱模:迅速揭开卡扣将外模移开,用铁铲将锅底尚未凝固的多余部分铲除,再用铁钩将铁锅从内模中取出,放置空地冷却。
打磨:用打磨机将铁锅表面打磨光滑,逐步精修成型。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