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彩石雕刻手工技艺所用雕刻材料是防城十万大山所产彩石(叶蜡石)。所产彩石矿口山头属北基村管辖,故彩石又称“北基石”。
防城区客家民歌民谣以客家语为创作、传唱载体,以客家民间生活及习俗为题材,在客家聚焦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
合浦叶子籺又叫捎叶籺,顾名思义就是用叶子包起来的籺,也是合浦的特色之一。捎叶籺是用糯米粉、黄糖、水和又揉制而成的,叶籺软糯粘牙,内陷香甜。
上思县的瑶族还保留着自己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其中瑶族的婚礼习俗,便是一个独特的景象。瑶族婚礼仪式有拦路歌、拦门关、鸳鸯仪式等,拦路歌和拦门关拦两次的意思就是要好事成双。
数百年前就出现山歌“虽蕾”,具体出现时间无从考证,人民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山歌“虽蕾””,它可单人唱、双人唱或者多人唱,唱“虽蕾”就是从生活中追求幸福,“虽蕾”为壮族人民所传承。
上思烤猪是上思县的一道特色美食,以其口感鲜美、肉质细腻而闻名。上思烤猪选用本地养殖的猪,经过独特的烹饪技巧和调料处理,烤制出来的猪口感鲜美、皮薄酥脆、肉嫩多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北海对虾属甲壳,对虾科。产于沿海,而以营盘镇居多。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年都有大宗干、鲜品及虾油远销国内外。
京族人民能歌善歌,生活中洋溢着歌声。京族民歌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民间音乐,主要用于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表达男女纯真爱情,树立社会道德规范,褒贬民间真善假恶等。
“东海歌”(又名“大堂歌”或“大唐歌”),是20世纪以前合浦民间盛行的一种民歌,流传于广西合浦县常乐镇以及北海市区、钦州市的犀牛脚等地。
上思烤鱼是一道特色小吃,引人垂涎,烤鱼外焦里嫩,搭配豆芽、酸菜、莲藕、豆腐干、青椒等各色食材,色香味俱全,是去上思必点的一道美食。
上思酸粉是统称,上思酸粉其实是酸甜的凉拌粉,主要有叉烧酸粉、鸭(鹅)肉酸粉、鸭杂酸粉等。酸粉料汤醇厚香浓,米粉柔嫩爽滑,荤素搭配正好,咸淡适中,老少皆宜。
南珠,就是产于合浦附近海域的珍珠,是珍珠中的极品。以其品质优、有故事,有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著称,有“天下第一珠”的美誉。
“阿宝节”又名“阿婆节”、“阿波节”,是居住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的大坑、细坑、和平村和那良镇的高林村一带大板瑶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四”、“四月初四”和“七月初七”举行。
“合浦公馆木鱼”(又名“牡丹花”、“金牡丹女”、“金牡丹”)是合浦人民群众,特别是当地客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源于合浦廉湖书院(旧址在公馆至曲樟途中,今曲樟乡荷树坪村路口处),伴随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中国百姓有贴门神的传统习惯,旨在祈求喜庆吉祥、驱邪护正。北海、合浦的渔、农民逢年过节都喜欢张贴门神画,内容包含关公、张飞、秦琼、尉迟恭、岳飞、三英战吕布、喜庆丰收等,形式简洁,极富民间色彩,是北海市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