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洮砚,即洮河绿石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莹润如玉,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等特点享誉海内外,成为文房四宝中的翘楚,馈赠亲友的珍品,古玩库存中的奇葩。
霸王鞭是嘉峪关市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由于表演者都手持一种名叫“霸王鞭”的道具,故名“霸王鞭”。这种特别的霸王鞭社火表演被列为嘉峪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峪关市文殊镇67岁的赵帅珍老人成为《嘉峪关文殊霸王鞭》的代表性传承人。
陇西麦扇儿是甘肃省陇西县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尤其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新麦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并享用这一美食。它形如扇子或娃娃,造型可爱,色彩鲜艳。口感上,麦扇儿酥脆可口,香味扑鼻,既有新麦的清香,又有调料的醇香,让人回味无穷。
渭源泥塑有着漫长的历史。这里自古至今就是藏、羌、汉多民族杂居之地。两汉以后,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
木厂红豆腐,特别是“木厂张记”红豆腐,是中国“青、红、白”腐乳三大派系中“红方”腐乳的杰出代表,其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口感独特。
通渭境内彩绘比较兴盛,从事彩绘工艺的艺人以平襄、陇山、马营、李店、常河等乡镇最多。通渭彩绘主要用于寺庙、山场的建筑装饰。
通渭小曲戏是广泛流传于通渭境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通渭小曲曲调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厚,脚本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充分体现了通渭人民淳朴善良、忠厚老实的优良传统和男女之间的爱情追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渭县湛龙观庙会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庙会活动,湛龙观位于常家河镇西三里许,有塔尼寺,宫名湛龙观(又名斩龙观),主要有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圣诞法会”和农历九月十九日“大势至菩萨圣诞法会”。
五竹寺庙会依仗浓厚的人文色彩和美丽景色,以及距316国道近便的有利条件,每年的山会庙会都很热闹,这里的夫妻树和万松大观,是人们竞相留影畅抒胸臆的美好去处。
黄酒泡馍是一道小吃。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甘肃岷县的一种地方小吃。
白银大肉面是甘肃省白银市的一道特色美食,白银的大肉面可以说是这个城市最有特色的风味食品。白银大肉面的特色在于其汤汁鲜美浓郁、面条绵软爽滑、猪肉臊子肉质鲜美以及丰富的辅料搭配。
孙氏鞭杆较棍棒来说,更为灵巧灵活,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既能做平时行走的拐杖,又能做表演武术套路的器械,其技法既能采纳棍棒的劈、扫、架、挑,又能吸收枪的戳、扎、崩、搅,所以鞭杆的武术技法有它独特的综合性和多功能的特点。
安定书画装裱传统技艺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的技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风格在甘肃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冬果梨,当地俗称大果子,属白梨种,原产黄河流域,是靖远县果类产品中的名优品牌。冬果梨果肉呈水白色,细脆多汁,味道甜酸适度可口,宜于储藏。
岷县牛羊肉尕面片以其面片劲道、汤醇肉香、佐料丰富而著称。面片薄而透明,入口柔滑;牛羊肉臊子鲜嫩多汁,与多种调料完美融合,香气扑鼻;再搭配上香菜、小青菜等配菜,红青相间,色香味俱佳。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