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南岸有个古镇叫元村,形成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民居住之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改名元村。
元村镇与城关镇一样都有四街四关。据老人讲元村四街关都有寨门、有城墙用土夯成。寨门有二层楼高,宽二丈有余,可双向过马车。所有寨门处有条环村路叫马道街。寨外四门都有名,南门叫“丰乐”,西门叫“带水”,东门叫“迎阳”,北门名头最大称“望京”。关于“望京”门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北门的“望京”二字是慈禧亲笔书写,后来有人将慈禧写的“望京”二字刻成石匾,镶嵌在元村北门正中。前不久在搜集大运河文化古物时,在元村北街一户农民家中找到了这块石匾。目前已作为镇馆之宝存放在南乐县大运河文化展示馆内。在古镇寨墙外还有一条长6公里的护城河,绕村一圈,当地人民叫她寨濠。现在这条护城河还存在部分能储水、排水功能。
由于卫河给元村带来了繁荣,自古商贸云集、物阜似山,素有水旱码头,千古重镇之称。因此,元村镇在大运河流域格外有名。
元村四街关因寨门界限明显,历史上南门外无关,所以有南蛮子到此一看说这是个“凤凰”村。老支书杨荣普回忆说:据成都部队某政治部主任杨可丰曾告诉他:元村是个“凤凰村”,南街无关为凤头,北街为凤尾直达卫河渡口码头,东西两街关为凤翅,关住寨门就成一只凤凰。从风水学上讲,元村是个风水宝地。这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与这个传说一并流传下来的还有“金鸡打鸣”的故事。据杨荣普、赵贵等老人们讲:老辈子都传,元村大十字街下面有个“金鸡”,也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每到黎明时刻,只要有人走到十字街踩着这个“金鸡”,“金鸡”就会开始打鸣,只要这个“金鸡”一叫,全村的公鸡都全跟着叫。后来有个南蛮子到元村将“金鸡”盗走了,从此元村再没有全村的鸡一起叫了。还有个说法,南蛮子在“金鸡”头上立了个石碑,碑高两米左右,碑冒有一米宽,冒中间有个坑,镶了个“金鲤鱼”,破了元村的风水。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金鲤鱼”也被南蛮子挖下来盗走了。从此元村的公鸡再也不会一起打鸣了。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1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