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烘糕是湖南湘乡地区传统名点,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清纯爽口,营养丰富;因不含油盐,又系直接火烤而成,故卫生无菌,便于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粮,又可作婴儿代乳食品。
历史背景
湘乡烘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据传当时一位张姓少女为了治疗儿子的腹泻,发明了炒米糊,后来将其做成大米粑粑并烘烤,这就是湘乡烘糕的雏形。
清雍正元年(1723年),江西人聂福元父子迁入湘乡,瞄准了烘糕的商机,在县城镇湘楼开办天元斋馆,经过研制改进,生产出了新的烘糕,并取名为“湘乡烘糕”。
咸丰年间,湘乡烘糕名声鹊起,被朝廷定为贡品,从此湘乡烘糕又名“贡糕”。
制作工艺
湘乡烘糕的制作工艺精湛,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
选料: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用温水淘洗干净。
泡米:用85~95℃的热水泼洒糯米,翻拌均匀后等待“收汗”。
炒米:将泡好的糯米拌砂炒泡,然后磨成米粉。
潮粉:将米粉平摊在通风良好、比较潮湿的地板上进行摊粉吸潮,要求勤翻拌,使粉子上潮均匀。
拌糖:将潮粉与细砂糖混合均匀。
蒸糕:将拌好的糕粉装入锡制糕盆内,放入锅内蒸至不软、不硬、不散的程度。
切片与烘烤:将蒸好的糕坯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后切片,再进行烘烤,即为成品。
风味特点
外观:呈瓦形,象牙色,片状。
口感:酥脆可口,清纯爽口,咬下去有嘎嘣脆响。
味道:带有稻米的纯香和甘蔗的清甜,火炙香浓。
营养价值
湘乡烘糕营养丰富,含有大米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同时,由于湘乡烘糕不含油盐,又系直接火烤而成,故卫生无菌,便于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粮,又可作婴儿代乳食品。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