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宣纸制作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明代,主要制品有连史纸、宣纸、苦竹纸、玉版纸等。主产地分布在姑田、曲溪、莒溪等乡(镇)。连城宣纸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纤密耐用等优点,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
松洋村是万安大冬米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种植的大冬米采用古法种植,一年只耕种一季,跨越春、夏、秋三季,种植期长达180天。万安大冬米品质优,米粒饱满,洁净,有光泽,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气味喷香。
白鸭汤是福建连城县传统名菜之一,属于闽菜系。连城白鸭放养于山溪河畔,肉质鲜美,不腥不腻,汤味清醇,具有滋阴降火、祛痰止咳、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等作用。与普通鸭子不同,连城白鸭长不胖,并且是论只卖,越老越好也越值钱。
“肉甲子”是上杭独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又叫米饺子,它形似元宝,接口带有花边,选料精细,是客家先民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食材制作美食的一个经典之作。“肉甲子”的制作分为两部分,一是米皮的制作,二是馅的制作,这其中决定“肉甲子”口感的关键取决于米皮的制作。
武平猪胆又叫武平猪胆肝,是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创制的名优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主要食材有糯米猪肝、猪胆、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白糖、甘草。
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城县境内的林坊乡、莲峰镇、隔川乡、揭乐乡、北团镇、文亨乡等地。连城地瓜干以其独特的原料取材与制作方法出名,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
陆羽茶圣,南洋茶农尊称为“茶公”,自2012年开始,每年在春季水仙茶开采之时,南洋镇的茶农们都要在南洋镇北寮村的陆羽神像前,举行春茶开采前的祭拜活动。开采祭,感恩天泽;茶圣佑,致富一方。
连城是闻名中外的福建兰花的主产区和发祥地之一,连城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优良,名冠八闽。民间有句俗语流传:“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
苏坂是远近闻名的蜜柚之乡,主要种植有黄金柚、三红柚、红柚、白柚等多种,苏坂蜜柚以其个大、皮薄、汁多、味香、可食率高而备受青睐,是本土出产的水果中的果中王。
江山镇养蜂历史悠久,主要产有野桂花蜜、乌桕蜜、百花蜜等多种口味蜂蜜。蜂蜜既是食品,又是滋补品和天然药品。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对老人、儿童、产妇以及病后体弱者特别适宜。除此之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抗衰老的功效。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是客家人在迁徙中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带到闽西,并与当地原有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客家节庆习俗,其形式主要有游大龙、走古事、花灯、烧炮等。
红菇又名葡酒红菇,是一种由椎、槠、栲等树木的叶腐烂,并与根系共生的真菌,系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夏、秋季生于林间腐植层地带,德化野生红茹素有天然营养珍品之美誉,目前尚无法人工栽培。
簸箕粄是武平著名客家小吃,属于粄的一种,又名“笼床粄”,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发源于闽西客家地区武平、长汀县、上杭一带。因旧时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后包馅而得名。
永定牛肉丸系闽西“八大鲜”之一,为永定特色传统美食,永定牛肉丸在闽西久负盛名。是用上等新鲜牛肉和其它食材制作而成,味鲜爽口,食而不腻。
漳平红酒(女儿红)以精选优质糯米为原料,配上特制酒曲,加入本地纯净泉水封盖发酵,经过独特的工艺过程,酒色深红透亮,气味芬芳,香醇可口,余味绵长,饮后没齿难忘,久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