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岁粿习俗是海南部分农村地区在孩子周岁时,由外婆赠送面制工艺品以表祝贺的传统习俗。对岁粿,也叫周岁粿,是一种用面粉加工而成的手工饰品,这门手艺在定安民间已有百年的制作历史。
海南省定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祭祀冼夫人的大型民俗活动被称为“军坡节”,每年春季举行。它以境、峒为单元,每个境、峒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且相互错开排定。活动从农历正月上旬开始,至三月初结束,二月初六至三月初三近一个月的时间是活动高峰期。
押手丁是海南澄迈地区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押手丁习俗起源于明朝,是明朝移民从大陆带到澄迈的一种民间习俗,也称“押笔”。该习俗主要流传于澄迈境内南渡江两岸的乡镇村庄。
澄迈冼夫人信俗(军坡节)是海南汉族与黎族民众共同信奉的地域文化,以祭祀冼夫人为核心,融合仪式、巡游、民俗表演及社交活动,体现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千百年来海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及实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8世纪,我国南海沿岸的居民就已从事南海水产资源的开发。汉代,我国在南海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省文昌市有南海航行的重要港口清澜港,出航南海诸岛多从此启航。海南岛沿海的居民总结航海经验,写成《南海更路簿》,以手抄本形式流传。除此以外,民间还流行着口头传承的“更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