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西贾庄村大量种植山楂,至今已有30多年,以果大、红艳、味美,果品之优,赢得了“山楂第一村”的美誉。
藁城(古称廉州)的宫酒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辛集皮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石塔薛家烧饼,系薛家8代祖传,1982年被定为河北省风味小吃。
太平锣的鼓点吸收了戏曲、武术大鼓和秧歌武戏的精华,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民间音乐,平山民歌的一部分。
高邑县小麦在田面积 17.1 万亩,播种选用了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乐乐腔是传承于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
乱弹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入,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了
无极县一带是我国北方吹歌艺术发源较早的地域之一。无极吹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无穷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无极人。
清末民国初期,由成式世家,成小五祖父精练武术,叫大红会,小洪拳,一直延续至今第四代,由成振兴等接继,又准备选拔一批青少年,成立武术培训班。
藁城曹氏刺绣手工技艺分布在南席村一带,可追溯到清朝。
军齐韭菜因其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
辛集市回民鹿春楼扒鸡店生产的"辛集扒鸡",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享有盛誉。1986年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
柳编的原料主要为柳条、荆条、桑条等,并有以麦秸、玉米皮、蒲草等作原料的草编制品。
饲养香猪以喂青绿饲料为主,以保证猪肉香味纯正。
新乐花生,带壳果实大而圆润、果尖呈鸡嘴型;
元氏县种植石榴已有千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称。
南客丝弦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一门传统戏曲艺术,经过一代代丝弦人的传承保护,保留至今。
晋州市“李家庄咳嗨腔”是起源于冀中平原的民歌。
六街烧饼,是鹿泉有名的特色美食。 缸炉烧饼,是指用火炉烧缸制作的烧饼。
辛集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产地地理环境独特,“辛集鸭梨”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具有色泽鲜雅,皮薄肉细,脆嫩多汁,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等独特品质,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量30多万吨,年收入能达到12亿元,但是多年来,随着种植成本的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并不高,直接影响到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积极性。
元氏大红袍柿大红袍蜜柿,以皮薄细甜著名,果实扁圆形,果型大,果皮橙红色,近蒂处偶有缢痕,肉细,味甘,无籽,容易脱涩。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宜鲜食。
七汲烹全羊是在烤全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名吃。
这里生产的“昊源”苹果水分大,生长期达170天,入口脆、清爽酸甜,果品含糖量达23%。
外地人叫它赵州咸驴肉,当地人则称其固城咸驴肉
藁城火神祭典位于藁城区增村镇大慈邑村
高邑黄瓜是高邑蔬菜主要产品
灵寿县薄皮核桃,产于太行深山区,具有果大壳薄、壳面光滑、果仁饱满
灵寿南营乡所生产的龙井茶,茶芽肥壮饱满,茶香浓郁持久,茶叶口味浑厚纯正。
灵寿县生产的中华寿桃以个大、味甜、品质好而闻名。
元氏小洋梨,个小无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腻,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独特品种。
晋州位于适合葡萄生长北纬30度~45度的“黄金地带”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自来红”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一种月饼,在赵州风行百年之久。
采用特殊加工工艺精制成“灵寿桑茶”,使桑茶这一古老茶品得以传承。
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平山绵核桃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特产。
大慈邑坠子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晋州赵氏剪纸”是中国剪纸中很有特色的一个流派
元氏西岭核桃皮薄适中、个大满仁、口感香甜。
“魏徵的传说”是一千多年来在魏徵故里晋州市民间广泛流传的魏徵的传说故事。
玉米面或高梁面、谷子面、山药面、谷糠面等和面
凡在春季“社日”祭礼时扮演的杂戏、杂耍就叫“社火”。
抬花杠:为该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辛集皮毛业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
君乐宝乳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河北省乳制品加工企业 ,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乳品研发技术分中心 。
赞皇大枣,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主要产品有红富士、王林、红星、黄元帅、果光等。
卷煎假肉是发源于鹿泉市南部地区北故邑村的一项传统烹饪手工技艺
西河肉糕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的民间传统小吃。
红薯是新乐特产,因其香甜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石门牛肉罩火烧,始于1927年,创始人叫哈玉田。相传,他起初卖的是羊杂罩火烧
该区域山场水丰地肥、果树较多,尤其盛产大枣。
行唐县城寨有机山庄寿桃园,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城寨乡南城寨村
获鹿丝弦起源于明末元初,又名弦索腔、四弦、女儿红,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
金毛狮子鱼是一道河北石家庄的传统名菜,属于冀菜系。
相传刘伯温为糖塑祖师爷,西辛庄糖塑已有150年历史
何庄武狮兴于明末清初,据祖辈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