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木版年画,湖北省老河口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内容多以民俗故事人物为主,以刀为笔,以版为纸,承载着祈福纳祥的文化密码。
枣阳王氏刻铜是直接用刀在铜器表面进行雕刻、錾刻的艺术。枣阳王氏刻铜传承人王宏林先祖王显庆在北京随父学习刻铜技艺,清末民初到枣阳定居,在枣阳城区从事金、银、铜刻、雕塑、庙宇佛像塑造工艺,距今约百余年历史。王氏刻铜通过家族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枣阳传统剪纸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谐音、寓意、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来表现民众所喜爱的吉祥纹样和想象世界。
枣阳葫芦雕刻作品,以其优美的形态,特殊的质地,广泛的用途,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和娱乐中,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葫芦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枣阳当地,葫芦名字的发音近似“福禄”,象征着富贵;葫芦多籽,象征子嗣兴旺。
南漳剪纸流行于南漳全境及周边县市的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以祭祀、长寿、幸福、吉祥、喜庆、美好为主题,其功能是一种装饰。
襄城剪纸是以南北技艺融合为特色的传统美术项目,襄城剪纸结合襄阳名山秀水、三国故事等本土题材进行创作,品类丰富。
鄂州雕花剪纸,湖北省鄂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鄂州雕花剪纸题材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帽花、鞋花、拖鞋花、袜底花、扣带花、背心花、兜花、围涎花、枕头花、帐沿花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