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双镲锣鼓是流传于湖北省松滋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又称双镲子,松滋双镲锣鼓在松滋境内已流传五百多年,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环境交融在一起。
荞麦豆皮是松滋传统手工特产,其中松滋王家桥镇(原麻水乡)的豆皮最为出名,所以也叫麻水豆皮。其原料主要有荞麦、大米、绿豆、黑芝麻、面粉。传统做法是将荞麦、大米用开水浸泡后打磨成浆糊状,按比例加入绿豆、面粉,搅拌均匀后将浆糊在热锅里摊成皮,出锅冷却后切成丝,晾晒风干。
荆州松滋的荷渣又称懒豆腐,是湖北省松滋市的特色小吃。原料为黄豆,作法是用磨子磨成豆浆,掺青菜煮成,再加入作料、香油等。因其味长,口感好,又能调节胃口,故现今松滋食荷渣者仍相当普遍。
松滋鸡是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的特产,松滋鸡又名杜家鸡、杜婆鸡,松滋鸡加工后香味浓郁、口感爽滑、香韧耐嚼,油而不腻。其鸡肉的肉质紧实,汤汁浓郁,具有特别的风味。
滋宝西瓜是湖北省松滋市八宝镇的特色农产品,滋宝西瓜果形大而圆,瓜皮薄而坚韧,瓜瓤鲜红,瓜籽较少或无籽,食用方便。
白云边酒是产于湖北省松滋市的兼香型白酒,集茅台酱香、泸州老窖浓香、汾酒清香于一体。白云边酒以优质糯高梁为原料,采用纯小麦制成高、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具有“芳香优雅,酱浓协调,绵厚甜爽,圆润怡长”的风格。
松滋鱼糕俗称花糕,又名百合糕,“头子”菜,是湖北荆州一带特有的汉族风味小吃。它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洁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点为人称道。
酸辣面是松滋市早餐美食,松滋酸辣面以发酵酸汤为汤底,无需额外添加醋,即可呈现先酸后辣的层次感。其面条爽滑劲道,汤汁清爽开胃,酸辣交织的口感让人一筷子接一筷子吃得停不下来,广受当地人欢迎的提神醒脑的早餐。
松滋漂丸,又名鱼丸子汤,为松滋市宴席上不可缺少的汤菜。此汤菜具有松滋地方风味,驰誉于湘鄂西一带,成为著名汤菜。松滋漂丸汤色酱黄、丸细白嫩、鱼香扑鼻、汁鲜味美、滑爽不腻、回味无穷。
滋露食用油是湖北省松滋市的知名食用油品牌,以菜籽油为核心产品,滋露食用油包括滋露纯正菜籽油、滋露浓香菜籽油、滋露纯香菜籽油三个品种。气味醇厚,营养价值高。
松滋鸡头苞梗子是松滋地区常见的水生蔬菜,它是水生植物芡实的梗,因花托形似鸡头,其梗便被称为鸡头苞梗子,在松滋地区较为常见。
万家柑橘是湖北省松滋市万家乡的特色农产品,主要产地在松滋万家乡境内,品种丰富,具有口感好、果型美、产量高、耐储藏等特点。万家柑橘以皮薄肉厚、汁多爽口、甜度高、酸度适中著称,深受市场欢迎。
卸甲坪山歌是极具土家族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音乐,主要流传于卸甲坪土家族乡及其周边地区,卸甲坪山歌主要分劳动歌和生活歌两大类,其中情歌占当地土家山歌的70%。
八宝垸有机米是源自湖北省松滋市八宝镇的优质有机大米品牌,蒸煮后的米饭香甜绵软,柔韧而筋道,黏而不腻,油润爽口,回味悠长。
松滋滚灯舞是源于江浙一带、后传入湖北松滋的传统民间舞蹈,松滋自古就有正月十五玩“花灯”“滚灯”的习俗,邻里乡亲以此方式相互拜新年、送吉祥、增进友谊、生产互助,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卸甲坪葛根是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的特产,葛根粉、葛根茶、葛根片、葛生源饮料、葛根粉丝等系列产品相继推出。
松滋松乳菇是湖北松滋山地的特产,驰誉于湘鄂一带,是珍馐佳肴的常用配料,被誉为“菌中王子”。
松滋烧饼是松滋特有的小吃,松滋烧饼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如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松滋老面烧饼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是红糖烧饼。
松滋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是松滋民间最具影响的代表性乐种,松滋市古属楚地,吹打乐丰富多彩且源远流长。民间传说伍子胥报父仇、鞭尸平王后,作《得胜令》以示庆贺,形成今天在松滋民间广为流传的十番锣鼓。
松滋说鼓子是流传于湖北省松滋市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它以说唱结合、击鼓伴奏为特色,融合了方言俚语、民间故事和地方音乐。
刘家场山羊肉是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的特色农产品,以肉质细嫩、膻味轻、营养丰富而闻名,刘家场山羊以天然的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饲草,山羊口感好易消化,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
松滋九莲灯是流传于湖北省松滋市的民间舞蹈,九莲灯兴起于清朝末年,最初是村民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在传统民间文艺表演中加入的一种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