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梨是北京大兴的水果类特产。梨果肉细、果汁多、香气浓。
良乡板栗个小,壳薄易剥,果肉细,含糖量高,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品。
最具代表性的是“跳杨木杆”、“撞拐”两种形式。
尹湛纳希(1837~1892),是蒙古族小说家。乳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成吉思汗第28代孙。清末蒙古族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市)人。
北票长城区域是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一个区域,该地的春节习俗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有所不同。
段贾居香肠是濮阳市南乐县的传统名吃之一,历史悠久,在汉朝时就称之为乐府香肠,在明清时就为贡品,在中原有口皆碑,赞誉为“龙乡一绝,香肠长香,越嚼越香,常想尝尝”。
灌云大糕,又名“玉带糕”,民间通称“云片糕”,是连云港灌云地区传统糕类名点。主要原料有糯米粉、核桃仁、麻油、绵白糖、饴糖等。灌云大糕形状似清朝一品官饰玉腰带,洁白如雪,清香四溢,蝉翼般的薄片,放入口中,无需细品,琼滋甘甜,已入五脏六腑。
赵家蒸包南和区的特色小吃。
平山黑木耳是河北石家庄平山县的特产。平山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呈胶质 状透明,薄而有弹性。味甘,性平,能益气强生、活血、止血效能。
定州架鼓通常和铙、钗等打击乐器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打击乐队。
涞源豆腐做法与别地不同,微酸鲜嫩口感好,深受各地人士的好评。
酱牛肉是回族的传统美食,原料只用牛前腿的腱子肉。将牛肉切块,洗净。锅内放水,水烧开后放入牛肉,烧几个开儿后捞出,换上新水烧开,放酱、盐、葱段、姜片、大料、花椒、小茴香、肉料等,再将煮过的肉放入,烧开后改微火,约煮三小时。煮熟后,捞出晾凉即成。
平泉羊汤的制作原料主要有羊杂、辣椒油、胡椒面、盐等,鲜美清香,肥而不腻,无膻味。
恩城正月初八鸽子会形成有500余年的历史,恩城养鸽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鸽子会形成规模在明朝中期,在当初,年轻的媳妇、姑娘平时不能出门,只逢每年正月初八鸽子会才允许妇女出门赶会,所以人们把鸽子会又称晾人会。
二人台,2007年阳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党参是陵川特产,产于陵川的“五花芯”党参更是药中一绝。陵川县是山西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之一,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药中一绝的“五花芯”党参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矿物质含量等局限,只产于该县。
中医养生(永定万应茶)源于永定采善堂“万应茶饼”。采善堂万应茶饼始于清代嘉庆年间,由永定老中医卢福山(字曾雄)依据三十多年临床经验,采用永定特有的高山茶叶等三十多种中药材,经100多道工序和独特传统工艺加工制成。“采善堂”生产的万应茶饼数代相传,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赵庄岭皇纲"随"赵庄岭庙会"的产生而产生,是在街头、广场表演的大型民间节目,它是赵庄岭庙会中独领风骚的龙头节目。
甘陵春酒酿造技艺,是源自清乾隆年间的“德聚源”烧锅作坊的传统手工技艺 。
福山大桃,产自廊坊三河市段甲岭镇北部蒋福山山区,果大形圆、黄里透红、味美酸甜、含糖量高和耐储运。山区内四个村街共有果树面积6500余亩,果品总产量达1950余吨。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靠太祖拳法打下宋朝天下,其拳法传于后世
邗江杭集牙刷制作始于清代,扩于民国,盛于当今。清道光七年(1827),杭集农民刘万兴用牛骨马尾手工创制出苏北地区第一支牙刷,起名“三星牌”。现制作牙刷成为杭集的支柱产业,杭集镇被国家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牙刷之都”。
黄圃三六九墟市习俗,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的民俗,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六九墟市是清末民初诞生在黄圃的民间商贸习俗,历经搬迁,已逾百年,传承至今。
临西酱菜是临西县久享盛名的特产。
2002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韭菜之乡”。
武大郎粉皮是清河县武家那村加工生产的纯绿豆粉皮。
马栅子戏是河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五虎少林会”是中国民间花会十三档的重要会档,负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绥中县塔山屯镇生姜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他们的生姜以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生姜已出口到韩国、日本。绥中县塔山屯镇是辽宁省知名的生姜生产之乡,而全镇60%以上的生姜产自大施宝村。
应县凉粉是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用马铃薯淀粉制成。其特点是清凉爽口、解暑解渴,入口滑溜,软中有顽,筋中有香,香中透辣,使你吃过口内余味无穷。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每到夏日,凉粉摊尤多,街头巷尾比比皆是。
李家拳,是中国南拳五大流派中的其中一个拳系,历史考究可追溯至明朝末年,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据1982年第三期《广西体育史料》中一文记载,南蛇过垌即源自南拳中的李家拳。
华容团子是湖南省华容县家喻户晓的一道小吃。元宵将至,团子又名团糍,菊花粘贴,滚团馅儿。团子的产生据说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与馒头产生于同一个时代。华容团子的口感软糯,味道鲜美。蒸团子吃起来软软糯糯,煎团子吃起来香香脆脆,外酥里嫩。
胜芳蟹清蒸后黄满膏肥,肉质细嫩,清香味甜。
张荒古渡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991年8月,张荒地辽河大桥竣工,张荒渡口完成了历史使命。 2014年开始,为挖掘辽河台安文化旅游区历史, 台安县陆续在古渡遗址位置修建了青石广场、木牌坊等,并对河道岸坡进行了防护。
道士窑位于新荣区采凉山下、万泉河畔的一个村庄,道士窑羊肉质鲜嫩,纤维细软,脂肪含量低且覆盖均匀,历史上曾是皇家贡品,远近闻名。
宝应全藕席,被列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全藕宴”包括下列名菜:蜜饯捶藕、桂花藕粉圆、糯米烂藕、糖水花香藕、炸藕夹、葱花藕饼、百年和合水晶糕、荷叶叫化鸡、荷叶粉蒸肉、金莲瓣、琥珀莲羹、甲鱼莲子羹、藕丝糕、牛肉焖藕、糯米烂藕、莲菜八宝饭、荷叶八宝粥等等。
1949年4月,中国人民海军在“白马庙”诞生。“白马庙”因传说神奇而香火旺盛,由“一庙”而发展为“一庙五庵”,促进了家乡的佛教文化发展与传播。同样,“名庙名僧”的出现,又让“白马庙”的传说广为流传。
那良芋蒙是广西防城区特产,芋蒙又称芋苗,爽口开胃,脆嫩鲜美,消荤解滞,是佐餐即食佳品。芋蒙含多种维生素,特别富含人类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被誉为食物中的“肠道清道夫”。
源自防城港海水稻的海红米,生长在河海交错的盐碱地中,以鱼虾蟹等自然生物作为肥料,被调侃为“吃海鲜长大的米”。
佛手瓜清脆,含有丰富营养。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泉水峪大煎饼”原料采用小米、玉米、豆面等十余种绿色纯天然杂粮和各种佐料、蔬菜汲取村中数百年四季长流的胜泉水调制而成,风味独特,具有薄、酥、香、脆等特点。
天成观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成观庙会始创于清朝初期,历经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武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俗仪式。
扬中箫笛在造型上,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加之笛身雕有精美的书法、绘画作品,并配上缠线、配饰等外在装饰,乐器显得非常精致。
鸡蛋布袋是由面粉、鸡蛋、植物油为食材做成的一种小吃,外焦里嫩,营养丰富。
《临城赵云故里传说》是由邢台临城县申报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常食鱼锅能增进食欲、祛湿散寒,有益健康。
同仁堂有十大名药,排在第一的就是安宫牛黄丸。
轩辕台位于平谷区城东北7公里的渔子山上,传说是黄帝的陵寝渔子山自东而西,如巨龙横卧,有九沟自北而下,形成这里九水归一的景象 素有“九龙口” 之称。轩辕陵便坐落于山水环绕的大冈之一,居渔子山的中心。它北依群峰,南对盘岳,下临沟水,上仰碧苍。仿汉建筑风格的轩辕陵,庄严古朴,特色鲜明。
枫叶肉枣属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的特色美食,枫叶肉枣,是选用鲜冻猪肉,不带肥膘、筋鞘和韧带的纯精肉为主要原料,纹至适当碎度,配以各种调昧辅料,用小口径猪肠衣灌装,再经风干、煮制而成。
唢呐咔戏是台安县的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所谓唢呐咔戏就是吹唢呐加上嗓音唱出的戏。台安唢呐咔戏源于山东、河北一带,清代时传入台安,与台安文化相融合后逐渐发展为台安唢呐咔戏。
凌源回族四海碗,已有三百年以上历史,是凌源回族人的生活印记,是回族人婚丧嫁娶大事小情必备的美食,既是极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又是交流传承的纽带。
高平十大碗是一道地方名肴,属于晋菜系。高平十大碗是指高平当地的一种传统宴席,共十碗,依次为:水白肉、核桃肉、小酥肉、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红烧肉、丸子汤、粉皮芥末汤、肠子汤。
品香源腐乳手工制作技艺始于清朝末年,已有120多年历史。蓟州区下窝头镇赵庄村的臭豆腐、酱豆腐加工历史悠久,从抗战时期延续至今,从28名党员合伙经营臭豆腐房到现在8家豆制品加工坊,用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选用上好的大豆,精心制作,天然发酵,质感细腻,绵软,成为家家餐桌必备的开胃小菜。
杨家泊对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杨家泊。中国对虾一般在30克-50克,规格越大越稀少;用此虾做的油焖大虾乃经典名吃之最,壳薄虾肉香酥绵软,回味绵延。
馆陶来福轩鱼香肉丝
罗竹林,方圆百里闻名,堪称为邢台的阿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