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黄河号子是齐河沿黄一带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齐河县位于黄河岸边,独特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对于齐河民间音乐“黄河号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几百年来传唱不衰。
相传,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俗称三皇姑)因不满其父荒淫无道,欲出家为尼而落难白草寺。隋炀帝听说后大发雷霆、骂皇姑辱没门风,派兵火烧白草寺。玉帝听说后派二郎神下凡相救,托皇姑出火海至清凉山下。二郎神迹脚印还留在清凉山。
五香豆腐干是山西北部地区广灵县的特色传统名产,已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享誉雁北、大同、河北等地。这种五香豆腐干为条状,色泽白里透黄,质地硬中有韧,成香耐嚼,越嚼越香。具有筋、韧、香、五香调味齐全的许多特点,它是山西省大同市的一道特色小吃、
天镇凉粉,是当地一种特产,在大同一带非常著名,成为人们到天镇后需要品尝的风味小吃。天镇盛产土豆,土豆经过加工制成淀粉,然后再一次进行加工,成为粉条或者是凉粉。每到夏季,凉粉成为当地盛行的小吃,在街畔摆摊出售,也可以在街头铺面上出售,生意格外兴隆。
云州区百草羊肉肉质鲜嫩,味道纯正,无膻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滋味醇正肥嫩香烂,尤其是“盐煎羊肉”为本地一绝,具风味。羊杂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入锅内,放一块羊尾油,还可另加细粉条,煮好令人垂涎欲滴。
马群棕编起源于清末,发展于当代,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综合了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编扣、打结、收边等手法进行操作,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德化山歌历史悠久,源流清晰,据《德化县志》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的“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称其为“颜长官诗”,德化山歌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
龙眠春翠是桐城茶的一种,和桐城小花同一产地,属绿茶类。属皖西兰花茶品系。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广灵香菇是香菇科、香菇属的一种大型真菌,可以食用。香菇可煲汤,炖食或炒菜。在香菇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而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香菇就占了7种。香菇还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各种糖类等,而这些正是构成香菇的营养价值固有的清香、风味的重要物质。
清咸丰年间,从苏州阊门移居到苏北盐城的李氏家族族人李兴旺将明清家具制作技艺在当地传承,后从盐城转移到兴化大邹镇,李氏后裔李贵方随之将明清家具制作带来了兴化。李氏家具店产品有:太师椅、八仙桌、八仙圆桌、雕花床、雕花格扇、屏风等。
曹松庆说书是用靖江方言讲述故事的一种表演方式,曹松庆说书是跟其父曹全保所学。曹全保已于1983年病故,享年73年,他生前说书50余年,师从靖江康兴德裕庄人张金和。
合浦金花茶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逐渐也成为了合浦一张闪耀世界的文化名片。2016年,合浦金花茶种植户1000户,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
太湖县水菊粑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一种特色传统食品,主要在清明节期间食用。水菊粑主要由水菊和大米粉制成,是当地人在清明节表达对亲人思念、祈求健康和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方式。
会宁糜子是甘肃省会宁县的一种特色杂粮作物,属于禾本科黍属,也被称为黍、稷、禾祭和糜。会宁糜子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显著的杂粮作物,而且在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鱼腐是广东顺德地方传统名食之一,属于粤菜系。素以乐从镇制作技艺最为精湛,故称“乐从鱼腐”。它以色泽金黄,味道鲜美,幼滑甘香,诱人食欲而享有盛誉。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特产——塞上冻兔肉。塞上冻兔肉,味鲜肉嫩,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达80―90%,颇受消费者青睐。兔肉所含蛋白质很高,比猪肉、羊肉多一倍,比鸡肉多1/3,甚至比蛋白质丰富的牛肉也高出1/6;它的脂肪含量又低,仅为猪肉的1/16,羊肉的1/7,牛肉的1/5。
浑源“九曲黄河灯阵”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在驼峰乡高窑村世代流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浆水菜地埋圪丝,是晋城陵川的一道美食。浆水菜地埋圪丝食材主要有土豆、酸菜、葱、姜、蒜等,采用烧菜的烹饪方法制作。其成品香味浓郁,酸脆可口。
义城红薯,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山西晋城位于八百里太行最南端,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有着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优势区土壤硒含量高于全省平均值3.55倍,造就了高山旱作富硒,甘甜绵润好吃的“晋城红薯”。
银胎景泰蓝,据考源自明朝属于古代宫廷艺术。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银胎掐丝珐琅”“金胎掐丝珐琅”。王氏银胎景玉器有宫廷制作和民间制作之分,瓷器有官窑和民窑之分。
清丰高跷,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足踩上木跷而舞,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和三五人表演小场。
扳坞作业完全靠步行,一个人、一张网、一盏灯、一只鲆篓、一把抄子,方便灵活,是弶港渔民近海捕捞常用的技艺之一。2020年,弶港近海扳坞入选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浚县落腔独具一品,形成演出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其流布区域涵盖晋、冀、鲁、豫交界区域。落腔的表演艺术纯真质朴,乡土气息浓郁,非常贴近生活。
浚县是西路大平调的发祥地,西路大平调俗称“大梆戏”。大平调西、东路之分由来已久,就是“自清乾隆50年”算起,西路大平调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西路大平调的表演艺术阔放质朴,直取率真。
清蒸白菜卷是河南省长垣市的经典美食,素菜荤吃,汤鲜菜烂,美观好看,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二千多年来,一直是厨乡长垣人的最爱。
宝坻天鹰椒,天津市宝坻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宝坻天鹰椒植株直立,株形紧凑表皮油亮光滑,产量高,抗逆性好、品质优良、辣度极高。
王秦庄村已有近300年的习武历史,清康熙末年(公元1720年),村内就曾有刘姓和景姓两家组成的保镖为主的习武会馆,习武人员达30余人,曾经威震一方。村民们也在劳动之余,习武健身,切磋武术技艺,王秦庄村成为北运河畔一个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
太湖状元糕是太湖县的一种传统糕点,因在糕点上刻有“状元”二字而得名,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这道糕点口感软糯香甜,老少咸宜,深受大众青睐。
韶山冲酒,这款源自毛泽东故乡——韶山的特色美酒,韶山酿酒的传统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韶山美酒一直为历代帝王贡品,有“韶乐御酒之地”之封。酒色晶莹高贵,酒香浓郁优雅,酒体绵甜醇厚。清洌甘爽,酒中珍品,堪称“天浆琼液”。
后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六合拳法套路多,内容广。
糖饼,是右玉人相传已久的待客食品。将小麦面粉、葫油、苏打适量,用七八成热的水和好。再用葫油和白面粉、糖拆成酥。把和好的面制成剂,擀成薄饼,包入酥,再擀成大约1厘米多厚的饼,上慢火烤炙。食之酥脆香甜。
木版年画,起源于清代,是清丰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花。木版画最初是印制雕版神像,用于群众礼佛拜神活动,后来逐渐衍生为印制民间风俗年画、敬奉神像年画等。
韩村纺织成品需要诸多工序,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在韩村乡大韩村至今还保留着此种纺织工艺。
刘园祥音法鼓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它原在寺院娘娘出巡时以随驾法鼓会的形式表演,主要流行于天津市北辰区内。刘园祥音法鼓气势磅礴、壮观,最具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是当地宝贵的民间文化遗存。
英利烧猪以其皮香肉厚、酥脆可口、肉质细腻而著称。吃起来嫩滑爽口,猪皮酥脆留香,有“原汁原味”的口感。这种口感和风味使得英利烧猪成为了当地及外地游客争相品尝的美食。
红薯是新乐特产,因其香甜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中庄醉蟹系选用大纵湖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出产的大闸蟹,用传统的加工秘方和现代新工艺,经过二十一道工序醉制而成。中庄醉蟹,色如鲜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酒香浓郁,香中带甜,营养丰富。
连城县是“全国武术之乡”,练拳习武历史悠久。连城拳被誉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流传于福建省的连城、上杭、长汀等地,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又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风鸭是一道龙岩人喜爱的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龙岩的风鸭当属新罗区万安镇的最有名。每年农历十一月底,天气寒冷,天气晴朗下霜的天气,就可以做风鸭了。由于万安特有的气候条件,做出来的风鸭深受龙岩人的喜爱,每逢过年,龙岩人都会买上几只,品尝着大山里的原始风味。
贴饽饽熬小鱼是天津一道传统特色风味的地方美食,将热气腾腾的贴饽饽和熬小鱼一起食用,鲜香无比,味道极佳。
“牛灯戏”自古有之。相传唐朝初期,名将尉迟恭遭贬至江西鄱阳湖一带。他亲学耕田,边耕边唱。其后人在元朝时迁至怀宁县洪铺镇汪河屋,从此牛灯戏在该地世代相传。2010年,“牛灯戏”被列入安庆市第二批“非遗”名录。
怀宁贡糕,至今已有近600年生产历史,呈白色或玉白色,呈长方形,棱角完整,切面平整,糕片密实,有弹性,不松散,口感香甜,柔软绵爽,入口即化,具有糯粉、白糖、麻油混合而成的香味。
下洋腌蚝是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腌蚝是一种独特的生蚝吃法,下洋腌蚝有种清甜可口略带麻辣的味道,以及飘溢着浓浓的特别的海鲜味儿。
遂溪县是“中国醒狮之乡”,有着悠久的舞狮、扎制狮头的历史与文化。制作的材料以轻软柔韧的竹、韧纸、绸缎、羊毛、兔毛与各色绒毛为主。有选竹篾、扎骨架、扑纸、彩绘、缝布、配饰和点睛等工序。
三水龙舟制作是指以木材为原料、运用力学等多种原理、经多项工艺流程制作水上载人活动用具的传统技艺。
“饼折”是由小米面、玉米面和大米面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再加入水调匀制成的。
炸千子:精选红小豆,煮熟去汤,用勺的底面搓成粉,漂去皮,过油,即成豆沙。用精白面调成糊,在热锅中抡撒,用铲子刮平,待熟,即成煎饼。用煎饼裹豆沙、搓成直径4公分上下的卷,外边挂糊,放入油锅里炸,取出,切成2寸左右长的段,即可食用。
里二泗高跷会约有300年的历史,至今代有传人。它由12人至14人表演,文跷、武跷兼备,表现内容主要是《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
遵化铁画又称遵化铁花,它最初流行于清代宫廷皇室,随着清东陵的修建开始流入遵化,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滑子蘑,珍珠菇。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滑菇因菌盖表面有黏液而得名,菌盖半圆形,深褐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有蛋清状粘液,岫岩滑子蘑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铁、钙等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
东汉时期,王莽篡权。刘秀举兵反抗,无奈几场交战下来大败而归。话说刘秀落难夺路而逃,惶惶不可终日。一天实在是人困马饥,见一村庄,回头未见追兵,村头一小桥。后重招兵买马,整旗鼓底,收复政权。刘秀做了皇帝,便把这个村子命名为清起雾后叫成青积务,村东的小桥为卧龙桥。
怀仁特产糖干炉又称闪塌嘴,起源于宋辽时期,兴盛于清代,工艺精湛,经后世传人不断潜心研究创新,制作出不同的风味,尤其是“油干炉”:香、酥、脆,甜而不腻,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特色食品。
右玉燕麦片,山西朔州特产 燕麦(裸燕麦)又称莜麦,俗称油麦、玉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燕麦片即精选塞北高寒山区的裸燕麦加工制成的绿色食品。
大同豆面,山西著名的传统小吃,当地种植的豌豆和其他豆类食品混合而制成的面粉。据鉴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和多种维生素。大同的风味小吃当然也离不开面食,豌豆面就是其中的一种。香味浓郁,十分适口。
软面油糕是阳城的一道家常经典小吃,糯米面少加水,捏成较硬的面团,蒸二十分钟,出笼放盆内,醮凉水搋,少放点碱水,搋匀成光而软的面,稍饧。放热油中慢炸,逐渐膨胀,松脆金黄。
晋城炒凉粉是一道山西省晋城市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东海西红柿,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海西红柿肉质面沙,酸甜多汁。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5.0%,番茄红素≥6.8毫克/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