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二黄是湖北省十堰市的戏曲剧种之一。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属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在皮黄腔系的剧种中,山二黄尤重唱功,唱腔有通俗易懂、明快流畅、易于传唱等特色。
向坝民歌,湖北省竹溪县地方传统音乐。向坝民歌的演唱形式大多以山歌、情歌对唱为主,对唱主角一般是女性,并以女性口吻歌唱,用以表达颇具流传性歌谣的思想内涵。歌谣的思想内涵大多以艳、贤、谐、怨为主格调,用以表达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
竹溪芝麻饼是竹溪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精制面粉、芝麻、酥油等为原料,经烘烤而成,口感香酥味美、酥脆可口,是竹溪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竹溪贡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米粒细长、晶莹透亮,炊饭香味浓郁,冷饭不回生,蛋白质含量6.0至7.5%,直链淀粉含量15.0至20.0%,是竹溪县的传统优质稻米。
梅子贡茶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的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醇、清香持久著称,唐代因武则天钦定成为贡茶,竹溪县也因此赢得“贡茶之乡”的美誉。
龙峰茶,湖北省竹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产自龙王垭,茶叶沏泡后形如百龙竞游而得名。香气鲜嫩清高持久,带天然花香。
竹溪豆腐乳,又称霉豆腐、乳腐,是湖北省竹溪县的传统发酵豆制品,属混合型腐乳,以“酸、辣、咸、鲜”的风味闻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竹溪蜂蜜是湖北省竹溪县特产,以中华小蜜蜂采集高山特色蜜源植物酿制而成,竹溪蜂蜜可直接食用或冲泡蜂蜜水,口感醇厚甜润,甜润适口,适合日常保健。
房县核桃是湖北省房县的传统特色农产品,以其个大、壳薄、味香、种仁饱满而著称,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成为核桃中的精品。
竹溪魔芋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的特产,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化妆品、陶瓷、消防、环保、石油开采等领域,因此魔芋有“东方魔粉”、“工业味精”之誉。
竹溪县有一种传统而特别的美食——腊肉,城乡都有,老少皆宜,吃法多样,广受欢迎。
竹溪四蒸是湖北竹溪县的传统名菜,涵盖蒸肉、蒸菜、蒸豆腐、蒸杂粮,以“蒸”保留食材原味,口感软糯,营养丰富。
竹溪大木漆是湖北省竹溪县特产,作为“中国五大名漆”之一和中国“国漆”,以漆树为原料,具有耐腐、耐磨、耐酸、隔水、绝缘等特性,且随时间推移愈发光滑耐用。
竹溪,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这里山高水净、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孕育着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竹溪贡米传说。竹溪贡米传说历史悠久,从封贡、解贡到扬贡,传承1300多年流传至今。
官渡民歌是竹山县官渡镇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曲调悠扬,歌词质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劳动场景。
竹山县是中国著名的绿松石产地,绿松石雕刻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工匠们以刀为笔,在“东方圣玉”上雕琢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造型,展现了竹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女娲传说是以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创世神话体系,该项目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为主要传承地,口述文本涵盖造人补天型、风俗型、风物型三大类别,衍生出农历三月庙会、女娲歌谣等活态传承形式。
堵河剪纸,因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堵河流域地方特色。堵河,又是横贯竹山全境的古老的河流,故名为“堵河剪纸”。堵河剪纸是民间社会的产物,更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大体可归类为:戏文剪纸、故事剪纸、神话传说剪纸、自然崇拜剪纸、生产生活剪纸和装饰剪纸等。
竹山合碗席起源于春秋战国,合碗席是竹山盛行上千年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合碗席也叫事事如意席,由4道凉菜、4道大碗、4道蒸菜(小碗)、4道炒菜组成。
竹山懒豆腐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传统特色美食,以大米与豆腐脑共煮而成,口感软滑香甜,兼具米香与豆香,营养丰富且制作简便。
官渡木椅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的传统手工艺品,具有百年历史,以当地马尾松为原料,经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结构精巧、榫卯严密、舒适耐用,平均使用寿命超50年。
竹山“牌子锣”,又称“黄州点子”。是流传于鄂西北大巴山中竹山县城关镇及周边乡村的一种民间吹打乐。
竹山打鸡,即郧阳大鸡,是湖北省竹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竹山有“无鸡不成筵”的传统,鸡是宴席必备“硬菜”。以竹山打鸡为主料的菜肴品系丰富,蒸、炒、煎、炸、卤皆宜,酸、辣、咸、甜、鲜百变。
竹山郧巴黄牛是湖北省竹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体形高大、粗壮结实、役用力强且持久、适应性好、性情温驯等特性著称,肉质细嫩鲜美,是南方优良役肉兼用型黄牛品种。
柳林腊蹄汤是湖北省竹山县柳林乡的传统特色美食,以烟熏腊猪蹄为主料,搭配当地特色配料炖煮而成,汤浓醇厚、腊香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