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抗日歌谣,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平谷地域流行的,通过口头传播的民歌、民谣。歌词简单、质朴,具有平谷土语化、口语化等特点。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是利用门头沟区特有的潭柘紫石雕刻成砚的一种传统手工艺。
京西太平鼓,北京市门头沟区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琉璃烧制技艺,北京市门头沟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
金糕就是山楂糕,制做金糕始于清代中叶,是北京传统风味食品。
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1576年走的会。秉心圣会由“花十档”组成,包括:灵官旗、栊框、钱粮筐、公议石锁、太平歌会、龙旗牌棍、中军、四执、娘娘驾、督旗。主要民俗活动为“十一踩街、十二扬香、十三朝顶、十四还乡”。
中医正骨疗法又名“伤科”或“骨伤科”。早在商代甲骨文已有记述。张氏传统整骨技法主要治疗人体骨关节紊乱,于1890年张培煌在河北省石家庄灵寿县南托村创立,历经家族内五代有序传承,已有130年的历史。
南彩镇河北村的双河果园、彩虹庄园等果园均是集观光、采摘、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采摘园。其中双河果园以其出产的樱桃核小、皮薄、肉厚而远近闻名,其红灯优系樱桃更是连续6年蝉联北京市樱桃大赛一等奖,当之无愧称为“樱桃王”。
菊花白酒是在菊花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菊花酒的酿造历史悠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柏峪燕歌戏是北京市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柏峪村位于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山,岭峻水美,各类文化集聚于此,多种戏曲蔓延于村里乡间。柏峪村就是有代表性的村庄之一,古老独特的燕歌戏在此传承下来。柏峪村曾有过的戏曲有:柏峪燕歌戏、河北老调、山陕梆子、蹦蹦戏等,其中,燕歌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最高。
洙水皮影戏,是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村皮影戏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相传,古时候有一条黑龙,转世为人后,就降生在顺义衙门村。孩子的姥爷和姥姥看到孩子身后有一条尾巴,而且长相怪异,就心生恐惧,便偷偷地把孩子扔入山沟。不料,老两口刚一回家,就发现这孩子竟然早就返回了家中,实在是件奇事。
怀柔的虹鳟鱼名气大,味道又好吃
风车的出现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风车最早叫八卦风轮,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具有驱魔镇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四季保平安。通州大风车是指西集镇武辛庄村梁俊制作的风车。“风车大王”梁俊,生于1933年,西集镇武辛庄村人,祖辈相传以制作传统风车、风筝为业,梁俊是第三代传人。他制作的风车工艺精湛,勇于创新。
三角城是房山区霞云岭乡境内的一座名山。
同仁堂有十大名药,排在第一的就是安宫牛黄丸。
安固村老会源起于清光绪十一年,由村民熊进福、张廷元、张廷恩组建第一档“狮子会”,此后会档逐渐丰富,它主要经周汝新-王兴-郭全祥、熊士合-贾翠凤-张海荣、张秀华,六代“会头”继承发展。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一种滋补性传统地方名点。
“瞎掰”是一种可折叠的木制生活用品,打开可以当板凳坐,睡觉可以当枕头用,上面雕刻的图案可供欣赏。
桂花陈酒,原名“桂花东酒”,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酿造历史。但这种酒一直“栖身”于深宫禁苑,后来,酿制此酒的技艺失传。 北京葡萄酒厂酿制的桂花陈酒,品质优良,风格独特,是一种高级无药料的滋补饮料酒。色泽金黄,晶莹明澈,有鲜美的桂花清香和葡萄酒的醇香。美、英、法等国家的女士饮此酒后,称它为“妇女幸福酒”;日本、泰国和港澳地区的酒客,称它为“贵妃酒”。
“泉水峪大煎饼”原料采用小米、玉米、豆面等十余种绿色纯天然杂粮和各种佐料、蔬菜汲取村中数百年四季长流的胜泉水调制而成,风味独特,具有薄、酥、香、脆等特点。
袁一贴面瘫膏流传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最具代表性的是“跳杨木杆”、“撞拐”两种形式。
密云水库北岸不老屯镇黄土坎鸭梨已有600多年历史,素有“梨中之王”的美誉。
桃木熏制而成的鸽子风味独特,色泽棕红、皮肉剔透、外酥里嫩、香而不腻。
它似蜜又名蜜汁羊肉,是一道传统清真菜。它似蜜通常以甜面酱、湿淀粉浆制成羊里脊片,用油炒至白色。换油并加入调好的芡汁,快速翻匀使里脊沾满芡汁,淋芝麻油即成。
茶汤是北京传统小吃,相传茶汤源于明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品种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 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馓子麻花、焦圈、麻团、面茶、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北京小吃的精华,京城百姓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非常喜爱,并且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怀柔板栗营养丰富,是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质、不含胆固醇的健康食品。
延庆区拥有7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元史》之《耶律楚材传》。延庆山地丘陵属片麻岩风化土,富含铁锰锌等多种矿物质,有机质含量≥1%。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延庆葡萄果穗整齐,果粒均匀肉质脆,风味浓郁。
用于气血不足具有滋补强壮,生津补气养阴、健脾补肾。用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失眠心悸等。
密云柿子是我国柿子品种中的一个著名品种,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原产于北京附近,为秋子梨系统中品质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种。京白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实,呈扁圆形,果汁多,味酸甜,香味浓,含糖量较高,梨果肉中含大量葡萄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生津,消暑,润燥,解渴,清热,化痰,健胃,解酒等作用,是历代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京白梨每年立春开花,处暑摘果。每年的夏秋交际,正是东山贡梨园里的京白梨采摘最佳时节。 2012年03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京白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模式口古时被称作“磨石口”,1923年宛平县长汤小秋给改成了“模式口”,可是在人的嘴里还念“磨石口”。磨石口专出产做磨刀用的石头。当地人对于能够解决他们生活问题的磨刀石,是看得很重要的,故事就打这里传下来的。
曹氏风筝因传承、纪念曹雪芹的风筝技艺与人文传统而得名
龙王帽杏仁是我国著名杏仁品种,它单果重20~25克,果实长扁圆形,缝合线深而明显。果面橙黄色,阳面微有红晕。果肉薄,软,橙黄色,纤维多,汁液少,味酸,不宜鲜食,可制干。离核,核大,单核重约2。9克,出核率22%,甜仁,仁肥大,香脆,出仁率30%以上。单仁平均重0。83~0。9克,每千克约1170粒,为仁用杏中粒形最大者之一。含蛋白质23%以上,粗脂肪58%以上。产地果实7月中下旬成熟,发育期90天左右。
北京通州小楼饭店是著名的清真老字号,小楼传统的代表菜肴是:小楼烧鲶鱼、焦溜肉片、焦溜饹馇,现已收入《北京清真菜》等文献。
轩辕台位于平谷区城东北7公里的渔子山上,传说是黄帝的陵寝渔子山自东而西,如巨龙横卧,有九沟自北而下,形成这里九水归一的景象 素有“九龙口” 之称。轩辕陵便坐落于山水环绕的大冈之一,居渔子山的中心。它北依群峰,南对盘岳,下临沟水,上仰碧苍。仿汉建筑风格的轩辕陵,庄严古朴,特色鲜明。
长辛店白枣,又称长辛店脆枣,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挂甲峪小锅饽饽”已沿袭数百年,是粗粮细作的农家饭代表,主料采用小米、玉米、黄豆等几种杂粮用各种蔬菜汁调和而成,配以野菜、豆沙等多种馅料,经过特色灶具制作而成,一道道色彩不一,香喷喷的小锅饽饽集营养、健康于一身的纯天然绿色农家美食。
万寿无疆席是典型的宫廷菜。宫廷菜是北京菜系,体现了北京800年建都的历史特点,有着十足的贵族血统。
金叵罗打包饭也叫做贡米饭打包
八极拳历史悠久,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中心八极”、“开拳”等。
仁义胡同传说是古老的民间传说。以明代金尚书和倪尚书两家的谦和礼让为“内核”,从街谈巷议逐渐演为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历时已有六七百年之久今仍为当地民众津津乐道。传说中的诗句“百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仍为人咏颂。
荆编历史悠久,西栅子村荆编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一直到80年代,村里依然保持着从事荆条编织的传统。
杨镇的龙灯会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参加为药王祭日而举办的庙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演变为娱乐乡亲、增加节日气氛的活动。
北寨红杏是北寨人自己选育出来的品种。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最先是当地村民发现了有那么一两棵杏树结的杏特别好吃,用他们的话说是野生杏“牙变”的结果。北寨人就将其进行了嫁接,从一两棵,发展到上万亩。如将北寨的红杏树移出山口栽培,口味就变了。
上金山狮舞又称狮子会,是密云区一种以花会形式进行表演的传统舞蹈。
平谷调是以北京市平谷区方言为基础,以“乐亭调”等音乐为基本曲调的一种汉族曲艺曲种。据艺人口传,19世纪末期,家居平谷南太务的西河大鼓艺人王宪章吸收“乐亭调”等曲调逐渐形成一支新的大鼓流派,称为“平谷老调”。平谷调曾出现过“铁板大鼓”、“铁片大鼓”、“落腔调”、“乐亭大鼓”等称谓,根据唱法不同又有“小口平谷大鼓”、“大口平谷大鼓”之分。2006年,平谷调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剑书是一种以宝剑作笔的书写技艺,是书法与剑法的完美结合。剑书一般选择狂草书体,用剑尖走笔顺,使招套招、招连招,书法作品狂放恣肆,千变万化,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更能从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精神。
五虎少林会”是中国民间花会十三档的重要会档,负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西赵各庄村在乾隆年间由施、张、王、齐四大姓氏及其他少数人氏组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村中民风淳朴,安定和谐,历来有组织花会节目表达喜庆和祝愿的传统,文吵子就是其中一大会档。
泗家水村种植香椿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为宫中贡品。泗家水村属暖温带雨热同季的山地,土质肥沃,富含铁、锰、锌等多种矿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山区小气候环境,为香椿生长提供了独特的气候与地质条件。泗家水红头香椿嫩芽呈红色或紫红色,色泽红润光亮,香气浓郁,汁多鲜嫩、食后无渣。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泗家水红头香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说起寺院的兴衰,当地的老人都会说:“这里还埋藏着七十二缸‘老咸菜’呢!”
密云水库鱼以鲜、肥、味美而闻名京城京郊,地处密云水库美食一条街上。
京韵大鼓是北京民间说唱艺术的一个主要曲种,形成于清末,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京韵大鼓从河北省河间府的木板大鼓演变而来。木板大鼓流入北京地区至少有200多年历史。
良乡板栗个小,壳薄易剥,果肉细,含糖量高,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品。
房山磨盘柿,北京市房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扑蝴蝶是活跃在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的传统民俗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