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烧饼,是鹿泉有名的特色美食。 缸炉烧饼,是指用火炉烧缸制作的烧饼。
蒸血糕是满族民间的杀猪菜,宽城农村始终保留着逢年杀猪的习俗
平泉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
面塑,俗称“捏面人儿”,是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形象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
通州玉器制作技艺从元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代有传承。
景忠山酒起源于明代隆庆初期,当时朝廷调戚继光为蓟镇总兵,驻守三屯营。戚继光到任后,修复长城,多兵种配合,抵御外敌。为鼓舞将士势气,从民间招募酿酒名师,选用玄武山泉酿造优质白酒。
德州扒鸡:德州扒鸡是德州的著名特产,它以五香脱骨、肉嫩松软、清香不腻等特点而闻名,有神州一奇之美称。德州扒鸡以有300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德州城内及水旱码头上,即有叫卖烧鸡者。
“阳之源”老陈醋采用蒸、酵、熏、淋、晒5道工艺,酿造出酸、甜、绵、鲜的独特风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有机酸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是老少皆宜的佐餐调味佳品。
邵伯菱,江苏省扬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食清脆爽口带甜,煮熟后为淡黄色,菱米酥粉可口,香如核桃,味似板栗。
“九连环”是流行于福建省长汀县的一项客家歌舞。其曲调欢乐轻快,舞姿活泼生动,道具响声清脆,队形变幻多端,是长汀人民喜爱的客家歌舞之一。
郭家银饰行起源于明朝,举盛于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产品由人工打造而成,其产品分为头饰、项饰、手饰、脚饰、衣饰、帽饰等6个系列近百个品种,素有“郭氏银饰纯,货全价又真”之美誉。
岳西黑猪是安徽省岳西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岳西黑猪以其肉质细嫩、含水量少、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而著称。其肌肉色泽鲜红,肌内脂肪丰富,大理石纹明显,具有肉红、膘白、骨细、髓满、花缇等显著特点。
嘉峪关野麻湾西瓜,甘肃省嘉峪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当地种植的西瓜外型美观、瓤色鲜红、口感松软甘甜,沙润清爽;糖分含量高、皮薄质脆、品质优良;单瓜重量均匀、耐储运;商品率佳、产量高。
宁津斗蟋是蟋蟀王国难得之精品,更是斗蟋文化繁荣之源泉,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津斗蟋即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典型代表,既具备南方虫的个头与皮色,又具备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耐力与凶悍性格,后劲足,斗性顽强。
王杲铺镇主要种植大棚黄瓜,2003年注册“杲牌”黄瓜商标,目前全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庄开展大棚黄瓜种植,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8000多个,年产黄瓜1.3亿公斤,总产值达2.5亿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西安等地。
农历的三月二十日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有个古庙会,大南庄的古庙会非常热闹,真可谓人山人海,号称泽州第一庙会,那么究竟为什么周围的村民要来这里赶这个庙会呢?原来这个庙会上要表演一种“牛拉桩”的民间故事。
陈洋熏烧肉从口感、香味、回甘各方面都是射阳人最为骄傲的美食。 肥瘦相间的大块儿肉,佐以花椒、八角、桂皮等辛香料,放进装有老卤的大铁锅咕嘟咕嘟煨煮,从正午煮至晚茶,煮至精肉酥烂软嫩,肥肉薄透绵密。
恒北早酥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恒北早酥梨果形呈卵圆形,果面光滑,有光泽,果皮薄而脆,果肉质细酥脆,汁液丰富,酸甜适口。
仙女庙在今江都镇。仙女的传说名闻遐迩,起始于汉,传颂于今。古人又将圣母比作仙女,《后汉书·郡国志》载:“女子杜姜,左道神通,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极。以状上,因以其地处为庙祠,号曰东陵圣母。”三国时期又以村姑乳救阿斗一事赋以新的传奇。
祭孔的风俗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是孔子死亡后第二年开始的。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褒扬与追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宏,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上杭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祭孔活动,一直坚持至1947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封丘芹菜,又名香芹、蒲芹、药芹菜等,属伞形科一、二年生植物。芹菜是高纤维食物,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抗氧化剂的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
莲花落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花会,在清末民初传到高王院村。此项花会锣鼓乐器齐全,莲花落在武清很受观众欢迎,唱腔唱段有板有眼,生、旦、净、丑,行当齐全。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霍家嘴村平音法鼓始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6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原为庙中“娘娘出巡”随驾进香礼仪的半副銮驾。
依兰木耳是黑龙江省依兰县的特产,其肉质丰厚,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
祁菊花,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运河船工号子是纤夫们为了在拉纤中步调一致、提高劳动效率而自然创作的一种传统民歌。属于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碳烤生蚝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道风味名小吃,深受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新鲜的生蚝,佐以黄油、大蒜水、辣椒等,在炭火上炙烤片刻,撒上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油果子是山阴县的特产小吃,它主要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它香脆可口,油而不腻,非常美味,它除了美味之外对我们的胃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特产小吃哦!
古代的西寺梁山(古称方山),苍松翠柏,骄杨垂柳,山下万泉涌出,溪水涓涓,风景极其优美。相传,古方山那优美的景致,并不是由始就有的,也不是造物神的杰作,而是因为山中有了一匹金马驹的缘故。
义兴长小磨香油,源于清咸丰年间,它选取珍稀名贵芝麻,承袭香油家族150余年祖传经典工艺,经过芝麻胚胎的培育、石磨磨制、水代法取油等多个程序精制而成。
射河传说,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经常干旱,河流干涸,百姓苦不堪言。一天,一只神(母)羊带两只子羊用角开挖河流,为民造福。
溱潼砖瓦制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古镇溱潼就有七座大型砖窑,夜晚窑火通红,如七颗明珠散落大地,那时溱潼又名“七星村”,溱潼出产的砖雕、泥塑、瓦当,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古朴典雅。
丹阳风筝制作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合浦竹壳籺是用糯米、蔗糖、纯净水手工精制,用竹壳包裹,以其清香竹味,软韧爽口,甘甜美味而驰名。
德化红酒是用上等糯米为原料,经传统方法酿制而成。酒香味浓郁,酒质醇厚,入口甘甜,余味绵绵,风味独特。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营养丰富。常饮此酒,舒筋活血,强身益气。妇女产后饮用此酒尤见滋补之效。
大白桃,是江西都昌县的特产之一,以其果实硕大、皮薄肉厚、甜脆可口而闻名于世。果实外观美,近球形,表皮乳白色,顶端有红晕,果形大,单果重152克以上,最大可达400克,品质优,肉质脆嫩,有芳香气。
上善道乐是一门古老的道教音乐艺术,它于清同治年间,由静海县独流镇,(独流北会华主持传授)传授到现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因此成立韩家墅上善会以专项演奏上善道乐,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了,当时的上善道乐就是用于为民祈福、增寿、祈雨求丰,超度亡灵。
黄湖大闸蟹,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鲜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另外还富含核黄素、维生素A、钙、钾、铁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及维生素,有“青壳白板、金爪黄毛、个大体肥、营养丰富”之美誉。
灵寿县薄皮核桃,产于太行深山区,具有果大壳薄、壳面光滑、果仁饱满
油糕角是涞水地区的一种特色的传统小吃,相传起于唐代。
召集民间艺人组成蹦跶会
在立山屯的东北隅建了一座庄严肃穆的佛寺,把卧牛石移放在正殿前,起名为普觉寺。每年四月初八,十里八村的人来这里赶庙会,烧香礼佛,瞻拜石牛。后来,日本侵略者强行将普觉寺拆除,并入首山清风寺,至今清风寺尚存普觉寺那口铁铸的钟。
张作霖虽出身贫寒,也只上过三个月的私塾,但他认识到教育强国的重要性,著名的东北大学就是张大帅创办的,后来也就有了张作霖办堂的故事。绿林出身的张作霖没念几天书,文化底子薄。他批阅文件,连自己的名都不会写,嫌自己写字不好看,就画上一个圆圈拉倒。手下人一看,大帅就会画圈,就想糊弄他。
射阳有句俗语,“新坍新坍,卜页茶干”。新坍镇的豆制品闻名遐迩,但凡吃过新坍的豆腐、卜页、茶干的,无不夸赞。
大纵湖鲫鱼富含含蛋白质,钙、磷、铁等无机成分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草堰木刻,盐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刻艺术相传已久,表现的形式主要是以人物图像为主,也有表现动物的图案。大丰草堰刘鸿宾木刻主要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经多年精心研习,成功创作木刻水浒108将人物像。
高跷捕鱼捞虾是京族古老而独特的捕捞鱼虾的方式,所用工具有高跷,”丫“形捞杂,敞口网兜。每年农历六月至九月为南虾捕捞作业期,渔民脚踩高跷,肩搭捞架柄,平衡用力在海里缓缓推动捞网,即可捕获南虾。
崔庄冬枣它也是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的特产,是枣中佳品。皮薄核小肉厚,肉质酥脆甘甜,成为皇上贡品,因此也称贡枣。崔庄古冬枣园位于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整体保护面积达30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占238亩,拥有600年以上冬枣树168棵、400年以上冬枣树3232棵。
湖沟烧饼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的特色小吃。湖沟烧饼以当地优质小麦头道面为原料,用多道工序和制,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内外多层,焦黄、酥软,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
横岐调为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独特剧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于梆子腔系统
同聚祥酒酿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平泉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
《铁板大鼓》是流传于承德兴隆县的一种曲艺,始创人是王宪章。
陈氏太极拳不仅健身有法,而且技击奥妙,流传300余年,仍保持本来特色。
武城架鼓亦称家鼓,即民间家家皆有而得名。架鼓遍及县城周围及县内部分村庄,已有500 多年历史。架鼓不属于戏曲之类,以鼓充当伴奏,常以鼓手自身为支架,把鼓绑在腰间,“架”在腹前,敲打演奏。一些乡民大都从小注重训练,没鼓没锤,以树枝当锤,以鞋底为鼓,学习演打架鼓。
在北宋年间,相传天镇县一带本是是由契丹军驻扎。可后来又咋地归宋真宗赵恒皇帝管辖了呢?这就得从杨家将中的杨延昭,也就是杨六郎的一箭说起。
高邮十大名菜之甓合珠联—高邮双黄鸭蛋。腌制后的高邮双黄鸭蛋,蛋白似白玉凝脂,蛋黄如红桔流丹,具有油露、松沙、鲜美、细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邮人即以洁白的湖水和连续出现的珠光,与蛋白如玉、蛋黄成双作比喻,称高邮双黄蛋为“甓合珠联”,寓意吉祥。
武平民俗绝技,主要流传于永平乡中湍村。中湍村,是一个距离武平县城三十余公里,人口逾千,以兰姓为主,历来以民间绝活著称。中湍村民俗绝技表演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