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河豆腐乳选用茨河街生产的新鲜豆腐,经自然发酵,运用香麻油、辣椒、生姜、花椒等10多种原料精制而成。被誉为“东方奶酪”。因其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质地细腻、后味绵长的特点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石花空心奎面是襄阳谷城县石花镇的传统特色面食,已有250多年历史,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脆清香,煮不糊汤,丝丝清晰,落口滑嫩,爽口爽心。
琚湾大头菜是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的特色腌制蔬菜,属“襄阳大头菜”菜系分支,以酱香浓郁、脆嫩开胃闻名。
保康鲊胡椒以高寒地区天然无公害农作物为原料,经传统工艺腌制而成。成品色泽油亮,风味独特,佐酒、下饭皆宜,是保康地方风味的代表。
保康土蜂蜜由中华蜜蜂采集多种花蜜酿造而成,无污染、产量稀缺。蜂蜜色泽金黄,质地绵软细腻,入口甜润爽口,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活性酶,具有美容养颜、润肠通便、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是天然的养生佳品。
黄石松花皮蛋是湖北省黄石市的特产,黄石松花皮蛋的制作技艺源起于明代,食用起来口感鲜滑爽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食物。
里潘米糖,作为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一种特色糖果,里潘米糖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其口感酥脆可口,甜而不腻,带有浓郁的糯米香味。
阳新红烧苕粉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一道特色美食,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阳新红烧苕粉的口感软糯滑爽,腊肉(或五花肉)的香味与苕粉的软糯完美融合,青菜的加入又增添了清新的口感。整体风味独特,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黄金湖风干鱼是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黄金湖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黄金湖风干鱼口感鲜美,肉质紧实有嚼劲。
千张皮,简称皮子,又叫豆皮,也叫千张,是金牛的特产,也是鄂东南的风味食品。金牛千张皮历史悠久。相传,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后不久,这里就开始制作千张皮,到了宋代,此地商业日盛,油盐柴米布匹生意兴起,城乡豆腐店增多,豆浆、豆花和豆果等品种花样翻新,千张皮也就大宗制作起来。
大冶印子粑是湖北大冶的传统民俗食品,大冶果城的印子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印子粑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黄片糖等,分咸、甜两个品种。
阳新历史悠久,是一个农业大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等20余种,盛产的糯米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营养丰富,故而可制成各种风味小吃,如年糕、元宵、粽子、糍粑、糯米糖等。
阳新折子粉享誉鄂赣边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起,在阳新就有人从事折子粉的手工制作,民国时期至今也有很多人在民间传承折子粉制作技艺。
浮屠镇玉堍村油面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技艺是浮屠镇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其质量享誉鄂赣边区。明朝期间,李氏落业浮屠镇玉堍村,就有人从事油面制作,其工艺前后有四百多年历史。
茶铺鱼面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茶铺村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茶铺鱼面口感独特,鲜美可口,既保留了鱼肉的鲜香,又融入了苕粉的细腻口感。茶铺鱼面以纯净鱼肉、苕粉、姜、葱、食盐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而成,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健康食品,同时也是当地人们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送礼佳品。
油面是黄石阳新县的知名美食,在鄂东南地区享有盛名,尤其在阳新一带流传甚广。在阳新县木港镇下彭村一带,是生活养家的必要手艺,逢年过节时走亲戚访友时,油面是最好的礼物;女子坐月子时这也是必备的“补品”,而且这习俗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