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皇塘镇南建村的“马灯阵舞”源于唐代,原为唐太子在宫内消遣娱乐所用,以后传至民间,以元宵节尤盛;润州蒋乔镇嶂山村的“马灯阵舞”源于清代,当地人称“嶂山马灯”,以春节尤盛。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其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小官庄镇,位于鱼米之乡扬州市宝应县,是远近闻名的“玻璃工艺品之乡”。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与之毗邻。据考证,早在清朝末年,小官庄的庙会、民间祭祀活动上就出现了玻璃球、玻璃棒、小马、小鸭、小鹅等玻璃工艺制品雏形。
施耐庵写《水浒》的传说在兴化、盐城大丰、山东郓城、江苏江阴、浙江建德一带均有流传。但在兴化城乡影响更为深远。这些传说构成水浒故事的原型。
高邮界首茶干是江苏省高邮地区界首镇的一道传统小吃,陈西楼五香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肉细嫩黄,颇似鸡脯。清香可口,味美香醇,2014年界首茶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花朝节是广大汉族地区流传已久的民间节日之一,也是百花的生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二这天,人们集中种花植树赏花,并用红布条、红纸条系在家前屋后的卉木枝上,为花庆贺生日,谓之“赏红”。
八桥跳花绳,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式跳绳“简称跳花绳”,指在平常跳绳基础上结合体操、舞蹈等元素,设计出的跳绳花样动作。其跳式灵动,跳法多变,富含艺术和趣味,由一人或多人完成一套动作。
句容后莘行政村花岸组(原花岸村)龙灯会,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本村上空有青黄雌雄二龙翻腾盘旋的传说。旧时龙灯会出灯是正月十三,现为正月初六。
蒋乔镇的民间故事有机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风俗故事,以及笑话等,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群众喜爱。
《姐儿溜》是流传于东海县马陵山区的一种民间小曲,贫苦的山区农民为图快活,多靠唱《姐儿溜》谋生。因此口述文化特别是民间小曲相当丰富,至今伤流传有谱小曲近200种。
沙行甜瓜是灌云县的特产水果,在下车乡沙行村建有基地500亩,于2013年12月份注册了“沙行甜瓜”等商标,进一步打造沙行甜瓜品牌。
阜宁大米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所产的优质大米,在长三角各地享有极高口碑,并已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阜宁大米更优于盐碱性偏重的沿海大米,阜宁大米做出的饭粒,晶莹透亮,口感绵软,堪称米中优品。
扬州精细木作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经过唐宋元时期的演化,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扬州精细木作全面传承了古代木作工艺精华,技艺的精华在梭榫、凿眼、腰尖。奇特的木纹、古朴的色彩、精湛的工艺、细腻的手感,是扬州精细木作的四大特色。
兴化麦秸工艺,麦秸民间工艺源远流长,我们的先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麦秸编织草帽遮阳,编织草扇纳凉,编织手提包、提篮、针线匾子及装盛五谷的器皿作生活用品,成为我国早期文明发展象征。
沙沟板凳龙舞的舞蹈形式最初用于东岳庙会的游行祭祀活动,按五、七、九个人为一组,每人手上持一张拜香凳。沙沟板凳龙舞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人持凳龙,和起成龙形,分分合合,异彩纷呈,加上水乡农民的特色服饰,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捺山在民间流传多种传说。如传说愚公矢志不渝,移山不止,此事终于感动玉帝,于是下旨指派一个名叫夸娥雁的大力士去替愚公把太行、王屋二山搬走。
镇江江鲜菜是选用当地的江鱼为主料,现捕、现杀、现烹饪,“本江鱼起水鲜”,江鲜菜肴的烹饪方法以烧、焖、煨为主,亦不乏炒、溜、炸、烤之品。“大火烧开、小火焖透、猛火收汁”,是烧制江鲜的十二字口诀。在 口味上以“清、鲜”为主。
三国时,刘备中年丧妻,他很烦恼悲哀。吕范先对刘备表示慰问,然后就讲清来意:“人若无妻,就像房屋没了梁一样。所以我不避嫌疑,特来做媒。”接着就把东吴要招刘备为婿的事及此事对刘、孙两家政治军事上的意义都认真诚挚地说出来。
蛋壳雕画源于战国时期,其工艺含有微雕、浮雕(阳雕)、线雕(阴雕)、镂空、透雕、立体创作等传统雕刻手法。画面气韵生动,布局精巧。
在很久很久以前,象山这块地方还没有名字,但这里山清水秀,有树林、茶园、鲜花,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有一天,从天庭宫苑中走出来一群大象,它们悠然自得,由于喜欢这里,就留了下来。
润州苏派装裱技艺历史悠久,新画装裱洁净典雅,配色和谐;旧画修旧如旧,重获新生。从古至今,该流派影响深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位于古羽山脚下的羽山温泉,现为东海温泉,发现于唐代,早在明代《隆庆海州志》已有记载。水温高达82℃,每天喷流900余吨。羽山温泉自此得到了正式开发利用,历经多年发展成疗养胜地。
花炮是建湖传统的特色产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建湖花炮色彩绚丽,主题突出,使观众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迄今为止,建湖花炮已经成功地承办了中外有较大影响的大型焰火晚会300多场。
安丰麦秆画充分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2018年入选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化先民根据渔获物个体大小,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渔具、渔法。目前初步统计有十多个帮别,每个帮别均有自身特色的手工工艺渔具和渔法,具体制作渔具和各种不同渔法共有近60种之多,如:撇网、大网、弓网、丝网、撒网、花篮等。
中庄醉蟹系选用大纵湖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出产的大闸蟹,用传统的加工秘方和现代新工艺,经过二十一道工序醉制而成。中庄醉蟹,色如鲜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酒香浓郁,香中带甜,营养丰富。
花果山牌鹅肥肝是选用法国朗德鹅生产出来的高档绿色食品,质地细嫩,香味醇厚,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胆固醇类物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减轻与延缓动肪粥样硬化的形成,对健康长寿有益。
以沂河淌优质有机小麦为原料,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生产的“沂河淌”牌“特精粉”和“全麦粉”等系列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具有纯天然、无污染、粉质优、口感好等特点,适合制作包子、饺子、馒头、面条等食品,是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北龙港青虾”是盐都名特优水产品的代表,产于盐都区楼王镇北龙港街道。借助于北龙港的湿地生态环境,所出产的青虾保持了野生青虾的优良性状,虾体晶莹剔透,体色略显青蓝,棕绿色斑纹明显,平均体长7厘米以上,最大个体可达13厘米,富含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硫胺素和肌酸酐等。
陈正彪木雕是潮州木雕与苏派木雕技艺的综合载体,至今大约有140年左右的历史,在长时间的演变与摸索中已经形成陈正彪木雕艺术手法。
古老的射阳河,起源于宝应湖,是一条天然河道。而从阜余镇花元村西北角向东至新河村,有一段全长五里多的河道却是人工开凿的,这里名叫新河口,现在河两边的村庄、商店名都用“新河”二字,说起新河口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哩。
刘氏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一般每年的四月一日起,曹甸人便进入了清明赶庙会的日程。曹甸的庙会自古以来就是香客们追捧的圣日,也是小商小贩赶集的黄道吉日,每年清明前后几天,都会吸引附近乡镇和县市的数万名香客、商贩、游客前来曹甸。
靖江香沙芋的母芋近圆球形,子芋、孙芋椭圆形至卵圆形,表皮光滑深褐色,肉质乳白色。靖江香沙芋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糊,硬、糯兼备,口感极佳,具有独特的板栗香味,素有“芋中板栗”的美称。
“京口面塑”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就因其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色彩缤纷而名震江南,主要是家族传承,至今已达五代,超百年历史,是极具镇江地方特色的一项民俗文化。
江苏省响水县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延伸。
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东台书画装裱起源于清代,盛兴于七十年代至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即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
乡月草鸡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特产。灌南县乡月养鸡专业合作社培育出的具有生命力强,肉质鲜美、鸡蛋营养丰富的乡月草鸡,所产的绿壳草鸡蛋营养丰富。
安丰民间传说,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人物传说如《王心斋的故事》、《郑板桥吃狗肉的故事》、《月江活佛的故事》等;地名传说如《星月桥下的手印》、《白龙池的由来》等等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战功卓著,平生未尝败绩,后人评其为“古代十大奇男子”之一。常遇春传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动人,每一篇传说独立成章,又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具有连贯性。
汤展文(1661—1724年),清雍正二年举人,享年63岁。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著作丰富,好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人称“丹阳阿凡提”,有关他的许多传说在丹阳及周边地区已流传300多年。
荞麦扁团,江苏著名的传统小吃,是泰兴城乡老少喜爱的食品。黄泥置成的鼓形土炉,上面放着一个平板铁锅。扁团是用豆油煎熬的,离老远都能闻见那浓浓的香味。其中的馅料大都为青菜、白菜、菠菜、芹菜或秧草以及猪油渣等。
焦山六舟全形拓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形拓,又称“全角拓、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博古图”等,是一种以墨拓等技法,把器物立体原貌以1:1比例拓制到平面宣纸上的一种特殊技艺。
近几年来,伊山镇王圩牌西瓜产业异军突起,成了该镇设施农业的主打品牌,特别是近5000亩的种植规模、50多个种植大户、130多人的销售经纪人队伍,为现有20年种植历史的王圩西瓜做大做强奠定了发展基础。由于品种的不断更新,加之王圩的土质适应西瓜生长,瓜农们在嫁接和施肥上科学超作,培植的西瓜皮薄、肉嫩、味甜、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先后被农业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授予“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农业部质监司认证为“绿色有机产品”,被连云港市工商局评为知名商标。
连云港大对虾是连云港的海珍产品。体长侧扁,晶莹光亮,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弶港渔民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鼓舞精神。秋天,海面泛着波光,一声声渔民号子铿锵有力、回荡开来。
扬州杭集船村民众自明代开始就有采摘田埂上的野青蒿与糯米面糅合为主原料做成清明专用食品“印子”祭祀祖先的传统。船村印子原材料紧扣清明祭祀主题、两种材料的糅合技艺、成品的使用时序等均有约定俗成的仪规。
黄珏老鹅是扬州美食盐水鹅。黄珏镇的盐水鹅被誉为是好吃的盐水鹅,俗称,黄珏老鹅。在所有的老鹅中,黄珏镇的老鹅是大家认为最好吃的,大家喜欢将其称为黄珏老鹅。成品形整似活,烂而不散,色泽金黄,肉质肥嫩,咸鲜味美,久食不厌。
《镗叉舞》是清朝中期以来,流行于仪征市月塘、移居谢集一带,是当地农民在正月灯会和重大节庆期间经常演练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至今延绵不断。
吴桥社火具体表演有荡湖船、走马灯、女子舞龙等,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表演场地一般为家庭院落、街道、打麦场等。
兴化大米,江苏省兴化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稻谷金黄、晶莹透亮、腹白小、硬质粒多、米粒饱满、柔软油润、口感特佳。大米晶莹透亮,粒型适中。
滚莲湘是江苏姜堰的传统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滚”字,其他地区的打莲湘,是用竹竿直接打在身上,而姜堰滚莲湘是通过“滚击”,用竹竿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润州形意拳是我国一个功理功法独特、技击性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主要武术流派,与太极、八卦、少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拳。
费氏肉松,松软酥嫩,香味十足;双港粉丝,祖传手艺,顺滑可口。费氏食品产品力求以纯正的肉类带给消费者别样的味觉享受、营养价值,开发了烘焙肉丝、豆粉松、肉酥、鱼松等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肉松产品。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源于江苏扬州,其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扬州古琴活动自唐、宋以来,流传不绝,最盛于清代。
撂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士兵用石锁等锻炼身体,后流传至民间,演变为一项集角力、竞技、健身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海陵撂石锁盛于清道光年间,系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扩展项目。
东海刻画,亦名东海版画,是我国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刻画源于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按照其用料材质分,刻画有岩刻画、铜刻画、木刻画等几种,东海的刻画艺术形式主要是木刻画,也有少量的铜刻画等,主要流布在东海县各幼儿园、小学、中学,因此,也叫“东海少儿版画”。
富安民间故事,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与富安盐业发展息息相关。《九龙港的传说》《虎阜的由来》《金豆开花龙头抬头》《布谷声声催收割》等等...
潮河湾豆腐的营养价值极高,素有“植物肉”之美称,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