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甸“十番锣鼓”源于宫廷昆曲音乐,融演奏、演唱、打击乐为一体,是当地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
扬中盛产三种经济作物,即芦苇、杞柳和竹,它们合称为“江洲三宝”。扬中芦、柳、竹制品生产历史悠久。
周山云板舞是高邮市周山镇及其周边地区一种以云板为道具的民间祭祀舞蹈。清光绪《再续高邮州志·典礼志·祀典》载“觞再酌兮云版,舞干戚兮合宫”等文字,可见云板舞初为“云版舞”。
金山翠芽,江苏省镇江市特产。金山翠芽扁平挺削匀整,色翠显毫,嫩香,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壮嫩绿明亮。冲泡后翠芽依依下沉,挺立杯中,形似镇江金山塔倒映于扬子江中,饮之滋味鲜浓,令人回味无穷。
赣马羊肉汤是赣榆本地的一道经典美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赣马羊肉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铁等。其性温味首,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对治疗虚劳赢瘦有一定功效。
抖空竹,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三国时期,曹植曾作《空竹赋》。以此作为抖空竹最早的记录,那么它的历史至少已有1700年。
茅山会船起始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清明节(茅山会船)是水乡人民在里下河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民俗祭祀活动,具有民间自发性,规模宏大、场景壮观,文化内涵丰富。
扬州精工织补,是将破损的服装或被毯,按照原有纺织物的经纬编排规则,精细地织补好,使其完全恢复服装破损前状态的一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特殊技艺。经过织补,能使原已破损的织物平复如初,色泽一致,规整光滑,难以辨别织补部位,堪称一绝。
响水县黄圩百叶是最具黄圩镇特点的豆成品之一,它存在奇怪的风味,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成品中的佳品。“百叶”,又称“百页”“千层”“千张”等,切成丝叫“干丝”,是豆腐的半干性成品。
徐福茶场位于江苏省最北端的茶产业区,始建于1973年,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徐福茶园以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栽培,使徐福茶具有“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特点。
句容葡萄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的特产。句容葡萄的果肉适中、糖分适宜、营养丰富,有着皮薄肉嫩、籽小汁多、久食不腻的特点。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起源于山东。梅庵琴派一改传统琴乐的审美观念,强调古琴音乐的艺术性,重视演奏技巧,突出旋律之美,体现了积极的革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海州白虎山庙会以其历史长、规模大、开放性强的形式,尤其是鲜明的淮海地方文化特色在苏北、鲁南地区独树一帜,现已成为展示古海州、淮海地区古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它是各地民间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泰兴雪梨,江苏省泰兴市特产,“泰兴雪梨”已成功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果皮翠绿色,果面光滑,果点小,果梗周围有褐色锈斑,果心小,果肉雪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少,汁液多、味甜。
东海温泉古镇传说属祖辈口头相传,历史悠久。主要流布于苏、鲁两省的临沭、郯城、东海、赣榆四县,目前以东海县境内的温泉、石榴、桃林、李埝一带较为流行。主要内容有大禹殛鲧、羽山来历、试剑石、汤姑与温泉水等系列传说。古镇的传说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丹阳九狮图是当地的一种传统舞蹈,狮子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九狮图”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执彩球,九人舞狮。
宝堰香干是宝堰万源酱园的传统产品,价廉物美,分方圆两种,黑里呈黄,富有光泽,具有韧性,咸淡适度,香味可口,是直接食用或烹调配料的佳品。
海州过寒菜是一种越冬蔬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菜,仅分布于海州古城大约3km²的狭小范围内。民间栽培已有300年历史。海州城内外栽培的过寒菜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大相径庭。口味微苦、微辣,吃起来有点像野菜,而又绝非任何野菜能与之相比的。
大丰瓷刻是独特的地方性传统美术项目,其主要分布区域为江苏省盐城市的大丰区全境,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系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传统美术类项目。
靖江民歌形式和音调非常丰富而多彩,内容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渔歌及民间歌舞曲、说唱曲。形式齐全。
柳编在滨海县正红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品造型新颖别具一格,其中,挂篮、花篮、果盘、啤酒篮、宠物窝等400多个品种远销日本、意大利、美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国家级项目编号Ⅱ-44 。邵伯锣鼓小牌子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套头曲。它吸取了道教音乐、“六书”(丝竹乐)精华。
踢毽子源于我国汉代,自六朝开始盛行,至清末达到鼎盛。丹阳几乎家家有毽,人人善踢,现已普及到全丹阳地区,每逢春节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踢毽之人。
广洋湖草编种类繁多,实用性强,主要制品有草绳、草鞋、草包、蒸笼垫子、草帘子、草席、摇篮(育儿用)、草蒲团、蓑衣、斗篷、草帽、草掀子、蒲合、蒲包、蒲片、蒲扇、蒲团、柴扉、汪笆、柴帘子等,无所不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享有盛誉。
“南乡花船”一般为新年正月里出行,走村串户,家家拜年,是集表演、清唱、舞蹈于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泰兴市新街镇曾盛产竹子,从事篾匠的手工艺人非常多,大多为家族和师徒传承。主要编制篮子、筛子、竹椅、凉席等生活用品,经久耐用,舒适凉爽。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在古老的东海大地上,轰然爆出三声巨响,顿时天昏地暗,地崩山裂,石沸水腾。东海山川由此改变了模样。原来,东海县境内有三座神山,呈三角之势。东面的一座叫牛山,北面的一座叫白玉山,西边稍远的一座叫马陵山。
南辰跑马灯是江苏省常见的民间舞蹈形式,但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它具有特殊的艺术特色。跑马灯舞的主题是弘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南辰跑马灯演绎了宋代杨门女将抗击外族入侵的故事,同时保留了古朴的祭祀风俗,体现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朐阳栀子花,连云港特产,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海州区朐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花卉种植地,目前在朐阳境内就有6个自然村庄、300多户近500余人常年种植栀子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
花果山冬青桃(亦名冬桃),多生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山中。冬桃树与一般桃树无异,只是花期迟半月左右,而果实“难产”,直至初冬才成熟。冬桃果实大小似黄桃,圆形皮青,水分较少,鲜甜而微酸,有香气。便于保存,将熟果置入盛玉米糊的坛中,密封即可。
高邮咸鸭蛋,江苏省高邮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邮咸鸭蛋采用特色辅料和传统配方、工艺腌制而成。高邮咸鸭蛋久享盛誉,具有鲜、细、嫩、红、沙、油风味。
邵伯秧号子从农民田头、唱到舞台,直至晋京、出国演出,完成了从大俗到大雅的艺术升华,其旋律与唱词已达到完美结合的境界。它是农民文化的杰出代表。
滨海印石微雕起源于清朝雍乾年间,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滨海印石微雕是寿山石微雕、微书艺术以及微画雕的综合载体,其内容丰富,有古诗词、有散文、有绘画,方寸之间反映了现实生活,成为地方文化一个特色。
何老大酱油、土酱酿制技艺,创始于1923年,是酱油酿造过程中传统的、特定的法则、规程及世代相传的技艺。是纯天然调味品的典范,酱液外观浅褐清透,酱香浓郁,鲜味突出,口感醇厚有回味。
宝应县西安丰镇莲湘舞源自元末明初的打莲湘,明清时期传入本地,参加香会、庙会的演出。西安丰莲湘舞花式多样,变化多端,演出人数可多可少,演出地点可大可小,是民间舞蹈中别具特色的文艺样式。
民间鼓吹乐曲属民间习俗中的一种吹奏乐曲。有传统曲目,现在已沿袭成传统乐曲与流行乐曲相结合的形式。清朝至解放前,苏、鲁、豫等省交界地区,广泛用于庆祝寿诞、结婚、生子、节庆日演奏。
泰兴说唱,又叫泰兴唱书。据《扬州曲艺志》记载,泰兴说唱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手持唱本,无伴奏根据唱本说唱。以七字调、十字调为主,唱书书目颇多。
“山阳羽绒”出产于宝应县山阳镇境内,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四季分明,产出的羽绒相较于北方鹅绒油性低,更蓬松。“山阳羽绒”光泽好、无异色毛绒、柔软光滑、毛瓣松散,蓬松度高、弯曲度变小。
高邮十大名菜之玉珠藏丹—玉珠藏丹就是夹心鱼圆。鱼圆象征玉珠,夹心的鱼圆为丹。巧妙地将鱼肉结合在一起,使珠中藏肉味,丹外闻鱼香。鱼中有肉味,玉珠藏美丹,其寓意从古秦邮八景之一“鹿女丹泉”化出。
在扬州,做牛肉的地方很多,但大仪烹制出来的牛肉,却是当之无愧的“头块招牌”。大仪地处“两省四市”交界,天然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农村百姓的种养习惯,成就了旧时大仪的牛市。
宝堰米酒又称为“三仙酒”,源自清代,当时家家有作坊,户户有酒缸。宝堰米酒色泽淡黄,黄中透红,色泽均匀,无沉淀。品尝米酒,入口后有一股淡淡的酸味,酸中透着香、无苦无涩、气味醇正、味美可口。
翔鸿松花蛋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可溯至600多年前,以沿海湿地散户养殖场优质鲜鸭蛋为原料,腌制翔鸿系列松花皮蛋。腌熟剥壳后,蘸醋即食,味美无比。光洁圆润,蛋体晶莹剔透。
仪征市大仪镇地处仪征北部丘陵之上,历史上这里牛市兴盛,且衍生出“炸牛”习俗。每年的除夕之夜,大仪镇都要举行火神祭祀的活动,称为“炸牛”,既虔诚恳求火神菩萨保佑,又预祝来年牛市生意兴旺发达。
黄川草莓,江苏省东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赣榆梭子蟹品质优良,脂膏肥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伍佑糖麻花是江苏盐城伍佑镇特色传统名特产,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以香、甜、酥、脆著称,是居家馈赠佳品。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
竹泓制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制香技艺,起源于中国宋代。它以竹子和泓水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精细的处理工艺,制成具有特殊香气的香品。竹泓制香不仅具有浓郁的香气,还富含了竹子的天然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泰兴江沙蟹,江苏省泰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沙蟹青背、白脐、金爪、黄毛。以个头大、口感好、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八道蟹美食,被称之为“蟹八吃”。
河横大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河横大米口感、色泽、维生素等指标超过国内外其它名米,蒸煮时,饭粒完整,米饭柔软油润,浓香持久,米饭冷后不硬,且有光泽。
高港口岸“虎头鞋”造型多样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细,图样题材广泛,富有民族特色。高港口岸“虎头鞋”品种有“虎头鞋”“猫头鞋”、“兔儿望月鞋”、“五子登科”、“龙凤呈祥”、“喜鹊登梅”、“荷花莲子藕”、“麒麟送子”等,形态逼真,鲜活俊逸,栩栩如生。
丹剧源于丹阳民间曲艺瞽目啷当,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爱好者用啷当曲调配上新词进行时政宣传,后丹阳宣传队得到启发,按戏曲特点,以啷当调为基础,定谱定调定腔,编成一套唱腔,被群众称为“啷当戏”,后正式定名“丹剧”。
恒北早酥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恒北早酥梨果形呈卵圆形,果面光滑,有光泽,果皮薄而脆,果肉质细酥脆,汁液丰富,酸甜适口。
陈洋熏烧肉从口感、香味、回甘各方面都是射阳人最为骄傲的美食。 肥瘦相间的大块儿肉,佐以花椒、八角、桂皮等辛香料,放进装有老卤的大铁锅咕嘟咕嘟煨煮,从正午煮至晚茶,煮至精肉酥烂软嫩,肥肉薄透绵密。
草堰木刻,盐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刻艺术相传已久,表现的形式主要是以人物图像为主,也有表现动物的图案。大丰草堰刘鸿宾木刻主要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经多年精心研习,成功创作木刻水浒108将人物像。
丹阳酒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该传说又以南朝梁武帝萧衍《舆驾东行记》的记载最为典型。南北朝时“曲阿美酒”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元代时已作为贡品献入皇宫,故有贡酒,宫酒之名。
射阳有句俗语,“新坍新坍,卜页茶干”。新坍镇的豆制品闻名遐迩,但凡吃过新坍的豆腐、卜页、茶干的,无不夸赞。
仙女庙在今江都镇。仙女的传说名闻遐迩,起始于汉,传颂于今。古人又将圣母比作仙女,《后汉书·郡国志》载:“女子杜姜,左道神通,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极。以状上,因以其地处为庙祠,号曰东陵圣母。”三国时期又以村姑乳救阿斗一事赋以新的传奇。
邵伯菱,江苏省扬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食清脆爽口带甜,煮熟后为淡黄色,菱米酥粉可口,香如核桃,味似板栗。
溱潼砖瓦制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古镇溱潼就有七座大型砖窑,夜晚窑火通红,如七颗明珠散落大地,那时溱潼又名“七星村”,溱潼出产的砖雕、泥塑、瓦当,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