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赶散又称红巾赶散、红缨赶散,明朝初年将江南人口迁徙到苏北的历史事件。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因朱元璋的部队头扎红巾,故民间称之为“红巾军”、“红军”,“洪武赶散”也被称为“红巾赶散”或“红军赶散”。
五渚坊香会在每年正月二十七或二十八(分大小年)“动会”,农历二月初八“落会”。历时11—12天,有“动会、敬拜、讨喜、唱戏、落会”等内容。
相传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夏季,苏北里下河一带发大水,平地水深丈余,漫过屋顶,淹死人畜无数,倒塌房屋若干,到处哀声四起,十室九空。盐城施家坝董事施维贤目睹此状,发奋治水。当地以南有一段殷家圩,圩内居民由于有圩堤保护,损失较小,施维贤决心仿效造圩。
裔家牛肉香馥、色鲜、味浓、劲足。尤其是水牛肉,肉纹较粗,有嚼头,有劲道,越嚼越香。裔家牛肉颜色红润,纹路清晰,绵软鲜嫩,水分少,耐储藏,浓香扑鼻,沁人心脾。
赣榆对虾是连云港有名的海产品之一,个头较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赣榆对虾通常用水煮、清蒸等方式烹制,口感鲜美。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至今仍然是扬派盆景区别于中国其他各派盆景的最显著特征。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居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
宝应湖大闸蟹由“中华绒螯蟹”蟹苗养殖而成,成蟹肉质细嫩,蟹黄蟹膏肥厚味鲜。成蟹上市每只重量200克~300克,胸甲宽度为7厘米~8厘米。
恒升酱醋由丹阳市恒升酱醋厂生产,该厂原名“恒升号官酱园”,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该酿造工艺古老独特,酱和酱油味道鲜美,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甘色浓,属绿色食品。
高邮民歌, 具有苏北里下河水乡文化的特征,甜美亲切、质朴欢快、情味十足。它数量众多(有272首),曲调丰富(有38种),尤其是经典作品,以其“对白”、“间白”与“一领众和”的形式,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作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律。《数鸭蛋》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民族音乐的范本。
高邮十大名菜之地久天长—即砂锅天地鸭。此菜是将高邮湖飞天的野鸭(仔鸽)和高邮地上家养的鸭合二为一而得名。“地久天长”可红焖,可清炖,既有野味,也有秀香,秀野交织,别有风味。此为冬令滋补佳肴。
杨寿活珠子又叫“凤凰蛋”,是当鸡蛋即将孵成一个生命但是又没有完全成形,蛋里面已经有了头、翅膀、脚的痕迹,这种亦鸡亦蛋的鸡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古云梯关位于今响水县黄圩镇境内,历史上被誉为“东南沿海第一关”。古云梯关系列传说将历史事实与美丽神话传说融会贯通在一起。主要流传于云梯关地区及周边县市。
宝应荷藕又名宝应莲藕,产品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体白个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宝应荷藕用于加工多种藕菜品历史悠久,明、清两代被列为朝廷贡品,1998年,宝应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荷藕产业链和独特的荷藕文化被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
靖江宝卷宣讲是靖江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其渊源可上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扬佛经的梵呗和唱导。其基本形式为说唱结合,一唱众和,唱腔有【平调】【单调】【含十字】【滚龙调】【挂金锁】【打莲花】等。
盐城八大碗指的是“烩土膘、大鸡抱小鸡、红烧糯米圆、卜烧淡菜、涨蛋糕、芋头虾米羹、红烧肉、红烧刀子鱼”等地道的八道宴席菜品。
东台渔鼓道情始于明末清初的道情戏,源于道教的歌"道情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是一人独唱或数人合唱的中国民间传统曲艺。2020年,渔鼓道情入选第五批盐城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秦淮灯彩,亦称“秦淮花灯”,源于六朝时期,为句容和南京秦淮河一带沿袭至今的传统灯彩制作习俗,流布于江苏省秦淮河流域。
瓜洲铁锅铸造,历史悠久,工艺先进。1924年,王源大生产的苏锅在第一次中国国货展览会上获“甲”字奖。瓜洲铁锅标注“官炉王源大锅厂”,名声远播。
卸甲肩担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有百年的历史,而民国初期和上世纪30至50年代是肩担木偶戏最为兴盛的阶段。
江都方酥是江苏地方传统名点,扬式糕点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产历史。此品选用上白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黄丁、橘饼等香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靖江“生祠堂与白衣堂”的传说,泰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传说南宋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狼狈为奸,欲与金兀术求和,把精忠报国的岳飞视为眼中钉,一天连发12道金牌,急诏岳飞回杭州(临安)。
庙湾古城位于江苏阜宁射阳河入海口,负海依湖,冈脉蟠结,形势雄壮。明朝后期,倭寇经常来犯,烧杀抢淫,掠夺民财,无恶不作。庙湾首当其冲,百姓深受其害。
红桥修禊,是清朝康乾时期江南文人雅士煮酒吟诗的文化盛事。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大规模的“红桥修禊”,大约有五次,影响深远。
“胡场老鸭汤”集营养与美味为一体,汤汁澄清香醇,滋味鲜美,鸭脂黄亮,肉酥烂鲜醇,酸萝卜细嫩爽口,香味扑鼻。老鸭就是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华港镇地处姜堰市西北隅,有很多与岳飞抗金有关的地名故事。岳飞率部进泰州到离开泰州仅仅72天。在北上援楚和回防泰州过程中,与金兵发生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在战争故事便以地名方式中流传下来,流传至今。
大纵湖醉蟹是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镇传统名菜,属于江苏菜。蟹个大黄多。洗净后,配以盐城曲酒、米酒、淮盐、花椒等原料醉制。该品具有外观似活、肉质细嫩、味醇浓郁、醉气惹人、佐酒品鲜、营养丰富、不需烹调、携带方便八大特色,为宴席、旅游、馈赠的佳品。
煎饼是赣榆地区地方土特食品和传统家常主食,因其薄如纸、脆如酥、少水份、耐贮存而久负盛名的。历史悠久,创制年代已难以考证,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食用方法有:煎饼卷油条、凉粉;煎饼卷大葱、虾皮;煎饼卷干鱼等。
乾隆与宝应的故事,以乾隆六下江南、五经宝应的历史事实和趣闻轶事为题材。一百多年来,经人民群众口头相传,不仅丰富了乾隆皇帝的诗词歌赋,还神化了乾隆在宝应的有关言行。
打莲湘,又叫“莲湘”,“莲湘舞”;也叫“金钱棍”,有的地方叫“霸王鞭”。莲湘道具是长约1米的竹竿,两头局部镂空,装上铜钱,系上彩绸或稍加装饰。莲湘易于为群众接受,深受群众喜爱。
尚庄是远近闻名的番茄之乡,大棚番茄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尚庄番茄个大匀称、口感圆滑、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高邮十大名菜之金宝大发—又名香酥麻鸭。香酥麻鸭油氽枣红、乳制金黄、皮脆肉嫩、咸中藏甜甜中寓香,筷子一拔,骨架倾倒,肉脱骨,皮松脆,是宴席之上等菜。“金宝大发”来自鸭子,鸭子谐称押子,它预祝新婚夫妇优生优育,早得贵子,精神大发,财源大发。
扬州漆器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产品有屏风、地屏、挂屏、台屏、衣柜、酒柜、电视柜,及各式桌、椅、几、凳、瓶、盘、筒、盒等家具和陈设用品300多种。
粉丝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汉族传统食品,最早记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粉皮是对用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制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统称。基本上苏北这里吃的粉皮都是灌南六塘产的,六塘的粉丝口感十分爽口、而且不容易碎。
盐都草莓为盐城市地理标志商标。草莓是盐都的特色富民产业,主栽品种有红颜、宁玉、香蜜、章姬等。盐都区已经建成高架草莓连片大棚30万平方米,年产值近10亿元,品牌价值达7.1亿元。
江都小笼包子也叫“江都杂色小笼”,是江南地区著名传统小吃,它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历史悠久。面皮绵韧、馅心鲜嫩,绵软而嫩、甜肥适口,看上去五颜六色,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吃。
宝应芡实俗称鸡头,又称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芡实的营养价值丰富,果实、根茎、花茎均可食用,亦可入药,可谓食药同源。宝应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去湿、聪耳明目”功效,能使肾精亏损、腰酸背痛、小便不禁、白浊带下、肠胃功能下降等病情得到改善。
萧美人糕点是淮扬面点小吃的精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特别在造型上追求小巧、娇娆、精致。袁枚赞扬:“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镇江恒顺酱菜制作,源自创建于1840年的朱恒顺糟坊,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以“鲜、甜、脆、嫩”的独特风味扬名海内外,先后在国内外展会上获奖,深受国内外食客欢迎。
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开山鼻祖为明人柳敬亭。扬州评话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
宝应慈姑肉白色,肉质紧密,熟食甜中带苦,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微量元素。
鮰鱼狮子头制作:取鮰鱼肉,制作茸调味,制成形似雄狮的头,清炖45分钟配以西兰花点缀。其形美观大方,营养丰富、口感细嫩、创意新颖,顾客赞不绝口。
三岔猪头肉是江苏省句容市的地方名吃,三岔猪头肉选用精瘦猪头肉经陈年老卤卤制,色质棕红,口味咸鲜,卤味香浓。
滨海白何首乌,江苏省滨海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中国首乌之乡。
十五巧板益智拼图,是在一块正方形截体内,运用15块切割成形状各异的版块组合而成各种几何图形的游戏,能拼出人物、动物、蔬果、花卉、器皿等图案。
孤山泥狗子,又称“叫鸡”是一种泥哨,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已有数百年历史。该工艺品由孤山周围的一些民间艺人选择孤山东南角的黄泥制成的。
恒济大鱼圆,具有鲜嫩爽滑的特点,外形金光闪闪,咬开后肉色雪白,尝一口鲜美有韧劲。恒济大鱼圆。每逢春节时,更是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鱼圆又寓意着年年有余,幸福团圆。
阜宁杂技植根于民间,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解放前,每逢庙会,必有杂技加盟助兴。一直巡演于全国各地,为弘扬传统杂技艺术,扩大家乡阜宁的知名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兴化红皮小麦出粉率高、粉色白、灰份低;面筋数量适中,稳定性高,面团弹性好;食品加工性能好,适合制作优质馒头和面条,也能搭配制作花面包;食用品质好、色香味纯正。
连云港双程酱油为连云港市知名品牌,纯天然大豆酿造,农家风味、口感鲜美。所以连云港双程酱油好。采用种植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灌云大豆为原料,年产纯天然酿造酱油4万吨。
青浆又叫“渣腐饭”,可做菜也可做饭。做法简单,配料都是赣榆本地土产,一般有七种:黄豆面、豆芽,萝卜、菠菜、白菜、花生米、荠菜,还可加上晒干的扁豆角或地瓜叶子。做法简单:先将豆沫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入各种菜,撒上盐煮熟即可。
曹甸“十番锣鼓”源于宫廷昆曲音乐,融演奏、演唱、打击乐为一体,是当地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
扬中织毯的图案简洁,题材广泛,色彩亮丽,立体感强。毯面做工精湛,柔软细腻,质地紧密平匀,具有端庄典雅、富丽堂皇之气派。
淮盐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经历了从海水煮盐到天日晒盐两个漫长的过程。海水煮盐的历史差不多延续了三千多年。明朝末年,淮北海盐生产开始逐步向海水滩晒制盐技术过渡。
邵伯龙虾在江浙一带赫赫有名,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小吃,尤其是在扬州附近,邵伯龙虾更是家喻户晓。与高邮湖龙虾、盱眙龙虾齐名但味却不同的邵伯龙虾,其美味早已闻名,是江浙沪食客们的圣地。
茅山佛教音乐中的“吹打”是为佛理离世俗身旁,得以传播而发展。到明朝初年放焰口增添乐师,为吹打闹台增添热闹场面,传承至今。
吕剧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东海县吕剧团是江苏省的一个吕剧演出团体。吕剧又称化妆扬琴、琴戏,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观众喜爱。
东海温泉古镇传说属祖辈口头相传,历史悠久。主要流布于苏、鲁两省的临沭、郯城、东海、赣榆四县,目前以东海县境内的温泉、石榴、桃林、李埝一带较为流行。主要内容有大禹殛鲧、羽山来历、试剑石、汤姑与温泉水等系列传说。古镇的传说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溱潼鱼饼,江苏泰州著名的传统小吃,烧鱼饼需将鱼饼切成块状,配以笋片、肴肉片、鸡丝、青菜芯等,放入鸡汤加熟猪油烹之,起锅时在碗中浇少许麻油。 上桌时,雪白粉嫩,香味扑鼻,味美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