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湾古城位于江苏阜宁射阳河入海口,负海依湖,冈脉蟠结,形势雄壮。明朝后期,倭寇经常来犯,烧杀抢淫,掠夺民财,无恶不作。庙湾首当其冲,百姓深受其害。
泰兴白果,江苏省泰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泰兴白果营养丰富、药食兼用,果仁中蛋白质含量11.27%,淀粉73.24%,脂肪3.93%,总糖3.17%,另外还含有16种氨基酸、26种矿物质和22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
古云梯关位于今响水县黄圩镇境内,历史上被誉为“东南沿海第一关”。古云梯关系列传说将历史事实与美丽神话传说融会贯通在一起。主要流传于云梯关地区及周边县市。
丹玉香醋传统酿制技艺,工序繁杂,操作要求细致严格,因此酿出的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宝应芡实俗称鸡头,又称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芡实的营养价值丰富,果实、根茎、花茎均可食用,亦可入药,可谓食药同源。宝应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去湿、聪耳明目”功效,能使肾精亏损、腰酸背痛、小便不禁、白浊带下、肠胃功能下降等病情得到改善。
萧美人糕点是淮扬面点小吃的精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特别在造型上追求小巧、娇娆、精致。袁枚赞扬:“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堤西咸鸭蛋制作技艺最早是由时堰人李棠创办于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至今已历经八代。堤西咸鸭蛋蛋白如玉,松软可口,蛋黄咸香,油多四溢。伴着红油,入口沙沙的蛋黄口感松散细腻,从舌尖蔓延舌根,还没来得及细品,就已裹挟味蕾即刻融化,让人回味无穷。
蟹黄汤包是泰兴市曲霞镇特色汤包,曾流传着“泰兴汤包出曲霞”之说。蟹黄汤包有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的独特个性,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名闻遐迩。
泰兴香荷芋,江苏省泰兴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泰兴香荷芋属天南星科、芋头属的一个优良农家品种。泰兴香荷芋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的粮经兼用作物,主要分布在泰兴中东部高沙土地区10个乡镇。
尚庄是远近闻名的番茄之乡,大棚番茄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尚庄番茄个大匀称、口感圆滑、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卸甲肩担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有百年的历史,而民国初期和上世纪30至50年代是肩担木偶戏最为兴盛的阶段。
十五巧板益智拼图,是在一块正方形截体内,运用15块切割成形状各异的版块组合而成各种几何图形的游戏,能拼出人物、动物、蔬果、花卉、器皿等图案。
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其色泽清亮 ,酸味柔和、醋香浓郁、风味纯正、口感绵和、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并更加香醇。
盐都草莓为盐城市地理标志商标。草莓是盐都的特色富民产业,主栽品种有红颜、宁玉、香蜜、章姬等。盐都区已经建成高架草莓连片大棚30万平方米,年产值近10亿元,品牌价值达7.1亿元。
靖江猪肉脯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的一道传统名吃,该菜品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长12厘米,宽8厘米,每千克60片左右。
溱潼鱼饼,江苏泰州著名的传统小吃,烧鱼饼需将鱼饼切成块状,配以笋片、肴肉片、鸡丝、青菜芯等,放入鸡汤加熟猪油烹之,起锅时在碗中浇少许麻油。 上桌时,雪白粉嫩,香味扑鼻,味美爽口。
兴化地区儿童玩具的出现,始于明代。明洪武初年,苏州等地的江南移民迁入兴化,一些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本地区。延至清咸丰年间,今兴化昌荣镇存德村顾同山拜师学艺,从事儿童玩具制作。目前,已传至第四代顾福五。
响水西兰花,江苏省盐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西兰花“花球圆紧、蕾粒均匀、颜色浓绿、口感清爽”。响水县西兰花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目前为止已建成连片0.27万hm2(4万亩)种植核心区,带动全县形成了0.67万hm2(10万亩)规模种植。
响水县黄圩百叶是最具黄圩镇特点的豆成品之一,它存在奇怪的风味,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成品中的佳品。“百叶”,又称“百页”“千层”“千张”等,切成丝叫“干丝”,是豆腐的半干性成品。
扬中有着悠久的舞狮传统,扬中九狮图起源可追溯至清同治年间。在各种节日、庆典仪式、集市开张、聚会联欢等民俗活动中,“九狮图”都要大显神通,大助其兴。
海州五大宫调,又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江苏明清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当地经济与交通的情况,特别是盐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流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大纵湖醉蟹是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镇传统名菜,属于江苏菜。蟹个大黄多。洗净后,配以盐城曲酒、米酒、淮盐、花椒等原料醉制。该品具有外观似活、肉质细嫩、味醇浓郁、醉气惹人、佐酒品鲜、营养丰富、不需烹调、携带方便八大特色,为宴席、旅游、馈赠的佳品。
粉丝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汉族传统食品,最早记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粉皮是对用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制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统称。基本上苏北这里吃的粉皮都是灌南六塘产的,六塘的粉丝口感十分爽口、而且不容易碎。
打莲湘,又叫“莲湘”,“莲湘舞”;也叫“金钱棍”,有的地方叫“霸王鞭”。莲湘道具是长约1米的竹竿,两头局部镂空,装上铜钱,系上彩绸或稍加装饰。莲湘易于为群众接受,深受群众喜爱。
扬中织毯的图案简洁,题材广泛,色彩亮丽,立体感强。毯面做工精湛,柔软细腻,质地紧密平匀,具有端庄典雅、富丽堂皇之气派。
丹阳封缸酒历史悠久,仅文献记载已有1700余年,丹阳封缸酒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淋饭法工艺精酿而成,酒色棕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
兴化秤匠所制作的秤,大的可称重 200 公斤,最小的是药房用于称重中药材的小盘秤。精致的小秤可以做到以克为单位。杆秤由秤杆、鸡心、秤钩、秤砣组成。木质秤杆要两头包铜管,再钻提绳孔,钉装鸡心。弹线定星位是个技术活,也是做杆秤的关键程序。
蔡氏玻璃工艺在清末逐渐传入我国,是以普通玻璃为原材料,以高温灼烧融化将其制成船、龙、马等各种造型的技艺,制成的工艺品造型精美、惟妙惟肖、做工精细。
大纵湖大闸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纵湖出产的大闸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其以源清流洁、草食丰茂的湿地作为养殖水源,蟹肉丰腴、蟹黄似金、蟹膏软糯,可谓“蟹中翘楚”。
白驹桂森果子精选优质白糯米、绵白糖和各种原材料,经过淘米、泡米、爽米、打粉、制浆饼、冲浆、揉面开条、切坯、滴粉、油炸、沥干、熬糖浆、拌糖、自然冷却等十多道工序层层把关,才能做出口感纯粹的果子。
茅山佛教音乐中的“吹打”是为佛理离世俗身旁,得以传播而发展。到明朝初年放焰口增添乐师,为吹打闹台增添热闹场面,传承至今。
兴化米甜酒是苏北里下河的传统产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兴化米甜酒的制作选用本地特产的圆头糯米作为原料。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酿造完成的米甜酒色质金黄、清晰透明,香味浓馥、味美醇厚、风味独特。
丹阳黄酒,以丹阳的糯米作原料,用麦麸作糖化发酵剂,在澄清的酒液中加入米白酒配度,酒度为11°度以上。色橙黄有光,鲜甜香美,有独特的曲香风味,越陈越香。
“建湖杂技”流行于江苏建湖地区,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建湖杂技素以新奇、婉约为主,被业界美称为“婉约”派。寓高难度动作于轻松活泼之中,将单纯的技巧赋予了生活情趣,风格别具、特色明显。
曹甸“十番锣鼓”源于宫廷昆曲音乐,融演奏、演唱、打击乐为一体,是当地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
东海温泉古镇传说属祖辈口头相传,历史悠久。主要流布于苏、鲁两省的临沭、郯城、东海、赣榆四县,目前以东海县境内的温泉、石榴、桃林、李埝一带较为流行。主要内容有大禹殛鲧、羽山来历、试剑石、汤姑与温泉水等系列传说。古镇的传说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何老大酱油、土酱酿制技艺,创始于1923年,是酱油酿造过程中传统的、特定的法则、规程及世代相传的技艺。是纯天然调味品的典范,酱液外观浅褐清透,酱香浓郁,鲜味突出,口感醇厚有回味。
抖空竹,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三国时期,曹植曾作《空竹赋》。以此作为抖空竹最早的记录,那么它的历史至少已有1700年。
宝应黄鳝,当地又称长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体内血糖升高,缓解肌力衰退。全县养殖面积1000公顷左右,市场供不应求。
镇江蟹黄汤包,花纹均匀清晰,皮色洁白晶莹,映透出微黄油亮色。汤汁鲜美、蟹香诱人,皮薄有劲、滋味隽永。
海州白虎山庙会以其历史长、规模大、开放性强的形式,尤其是鲜明的淮海地方文化特色在苏北、鲁南地区独树一帜,现已成为展示古海州、淮海地区古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它是各地民间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广洋湖草编种类繁多,实用性强,主要制品有草绳、草鞋、草包、蒸笼垫子、草帘子、草席、摇篮(育儿用)、草蒲团、蓑衣、斗篷、草帽、草掀子、蒲合、蒲包、蒲片、蒲扇、蒲团、柴扉、汪笆、柴帘子等,无所不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享有盛誉。
“豆轶坊蒲包茶干制作技艺”始于1869年,历经六代传承、距今已经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豆轶坊产品不添加任何有害健康的防腐剂、食素,以其色泽鲜美、柔嫩细腻、口味纯正、工艺精细、配方独特、堪称豆品一绝。
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因鸭块酷似雪白的饺子而得名。数百年来,经对鸭饺的烹制方法不断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鸭饺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要保证色、香、味俱全。
吕剧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东海县吕剧团是江苏省的一个吕剧演出团体。吕剧又称化妆扬琴、琴戏,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观众喜爱。
季市老汁鸡是由药膳鸡逐渐演变而来的。烹制火功分为大火、中火、文火、再大火四个阶段。季市老汁鸡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入口滑嫩,滋补健身。“热吃”浓香扑鼻,肉质甘爽;“冷吃”简易方便,香味沉郁。
赣马羊肉汤是赣榆本地的一道经典美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赣马羊肉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铁等。其性温味首,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对治疗虚劳赢瘦有一定功效。
蟹黄汤包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随着制作工艺和配方的不断改进,蟹黄汤包以其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味道鲜美、健身美容,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的青睐。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
溱潼镇窑业从清朝开始,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最鼎盛时,在不到0.3平方公里的湖西庄区域里,建有108座土窑。与窑业伴生的窑工号子汇合着喜鹊湖的流水声,独具特色,悠扬绵长。
杨寿豆腐圆子以盐卤豆腐、石膏豆腐为主料,经榨干、制馅、制胚、煎制等环节,搅拌均匀,制成生胚,用平锅煎制而成。豆腐圆子的吃法多样,可红烧,可清蒸,可下火锅,可清炖;口感韧、嫩,豆香浓郁,营养丰富,深受群众欢迎。
南辰跑马灯是江苏省常见的民间舞蹈形式,但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它具有特殊的艺术特色。跑马灯舞的主题是弘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南辰跑马灯演绎了宋代杨门女将抗击外族入侵的故事,同时保留了古朴的祭祀风俗,体现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镜花缘传说是《镜花缘》成书前后在古海州地区民间流传的、与作者相关的地方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文人轶事的系列民间故事,主要流布在古海州及云台山周边区域,后随《镜花缘》小说影响不断扩大,流传至徐、淮、盐相邻地区,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地。
高港口岸“虎头鞋”造型多样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细,图样题材广泛,富有民族特色。高港口岸“虎头鞋”品种有“虎头鞋”“猫头鞋”、“兔儿望月鞋”、“五子登科”、“龙凤呈祥”、“喜鹊登梅”、“荷花莲子藕”、“麒麟送子”等,形态逼真,鲜活俊逸,栩栩如生。
宝应县西安丰镇莲湘舞源自元末明初的打莲湘,明清时期传入本地,参加香会、庙会的演出。西安丰莲湘舞花式多样,变化多端,演出人数可多可少,演出地点可大可小,是民间舞蹈中别具特色的文艺样式。
邵伯秧号子从农民田头、唱到舞台,直至晋京、出国演出,完成了从大俗到大雅的艺术升华,其旋律与唱词已达到完美结合的境界。它是农民文化的杰出代表。
泰兴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木偶戏亦称傀儡戏,泰兴是我国的木偶之乡。泰兴广陵镇是木偶之乡的发源地,这里的木偶剧起源于清朝中期,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
宝堰米酒又称为“三仙酒”,源自清代,当时家家有作坊,户户有酒缸。宝堰米酒色泽淡黄,黄中透红,色泽均匀,无沉淀。品尝米酒,入口后有一股淡淡的酸味,酸中透着香、无苦无涩、气味醇正、味美可口。
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主要流布于江苏东海县,始于西汉,成熟、盛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依据天然水晶质地、块度、形态、色彩和其它玉石所不具备的包裹体、水胆等特点,运用切、磨、磋、钻、凿等手法对水晶进行再创作。
高邮十大名菜之珠湖雪浪—即雪花豆腐。用嫩豆腐切成豆腐块,细如飞雪,如珠湖之浪花,再加上小香蕈、熟火腿、蘑菇、熟鸡晡、松子仁、瓜子仁等配料烹制而成。它鲜美、香甜、细嫩、光滑、舒适、暖胃,食后回味留连,越吃越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