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庄中幡”自清末民初开始,由张氏、王氏、刘氏村民自发组织本村骨干青年作为表演主体,百余年来,在宝坻真诚、朴实、接地气的人文环境里涌现出了很多传统技艺艺人。
黄圃腊味,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特产,黄圃腊味色泽鲜红明亮,肥肉精莹剔透,肉肥而不腻,入口甘香酥软,瘦肉爽脆,咸中带甜,清香醇厚。
舒城小兰花,又称小兰花茶,安徽省舒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烘青绿茶中的珍品,因其冲泡后如兰花开放而得名。
2012年柏乡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
曲阳烧饼河北曲阳传统名点之一,据考已有千余年历史
饽椤饼是一道以饽椤叶、面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
每年的5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立夏节。
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相传起源于二百年前的清朝中期。始于民间小贩所营,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渐有名气。
冬凌草盛产于淇县和市郊区西部沿淇河两岸的山区地带,又名冰凌草,作为一种神奇的药用植物,被誉为王屋山的“仙草”。
“一掌金”也叫“褪腿金”,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一种传统速算法,在我国流传颇广,目前最早的史料记载为明朝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年著)中卷十七。
桐城丰糕,桐城名优传统糕点,丰糕质地松软,味鲜醇美,甜而不腻,回味留香。
高脚白大葱由中国西北传入任泽区,并在此生根繁衍。
莜面顿顿就是将莜面加开水烫熟并和制成面
沁水黄小米,山西省沁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沁水黄小米营养丰富,其营养价值超过粳米。小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淀粉、维生素B1、B2和C等,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粳米的5—6倍。
砧板陀螺因形似砧板而得名,是中越边境的传统竞技项目,砧板陀螺是峒中镇特有的民间工艺,作为峒中镇的特有产物,砧板陀螺追溯起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杨七郎墓的传说”流传于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一带。潘庄镇古为驿站,是交通重镇。据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有十余户人家在该庄落户,由官府监视熬盐,为“盐丁灶户”,名称“监官庄”。
湘潭“乌石情”黑糯米主要产于中国湖南省湘潭市,“乌石情”黑糯米是带有紫红色种皮的大米,米质糯软,色泽乌黑发亮,因此也被称为紫糯米或血糯米。它煮饭味极香,口感糯滑,深受消费者喜爱。
高邑有“李子之乡”的美称。
承德木雕是用承德独有的名贵特产为原料
晓晓炸排骨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的特产小吃
京绣,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定兴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房山岳各庄乡孤山口村的北部,有处悬崖叫“黄马岩”。关于它的来历,人们是这样传说的。
木瓜在白河县具有悠久的历史,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已经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百姓在务农之余,也有光皮木瓜栽植的悠久历史,自然分布广泛。
三屯营苦水芹菜于明初屯田兵引入种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当地水质富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尝之微苦,被誉为“苦水”,而“苦水”培育出来的芹菜,即为“苦水芹菜”。
沁水鼓儿词是山西省传统曲艺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它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代,盛行于民国初年到20世纪50年代,2000年沁水鼓儿词的全部内容纳入《中国曲艺志山西卷》一书。沁水鼓儿词属曲艺类, 以说唱艺术为主,它的说唱板式分为四种,即“流水板”、“一横板”、“二横板”、“三横板”。
宝应湖大闸蟹由“中华绒螯蟹”蟹苗养殖而成,成蟹肉质细嫩,蟹黄蟹膏肥厚味鲜。成蟹上市每只重量200克~300克,胸甲宽度为7厘米~8厘米。
扬州毛笔(亦称扬州水笔)以狼毫、兔尖(兔背之毫)为主要原料,地产孔麻为辅料,工具多自制。其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10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
公馆猪俗称公馆小花猪,是广西认定的地方良种之一。其体型外貌特征明显,具有早熟、快长、粗生、易肥、繁殖力强和性情温驯的特点,同时拥有猪肉鲜红醇香,肥而不腻,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品质。
中山名小吃中,海洲赫赫有名的"海洲鱼饼"也是其中之一,海洲鱼饼外脆内嫩,吃起来爽口弹牙,鱼味十足。
柳编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沙河核桃是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的特产。
晋州皇冠梨,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35克,近圆形或卵圆形。
梨木香菇利用梨树修剪下来的梨树枝,变废为宝,制成梨木香菇菌棒生产香菇。
烤大虾是中、西餐主要菜肴之一。
礼贤镇东黄垡村同乐会成立于明永乐年间
大兴区栽培桑椹的历史已超过1500年
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的果脯已经成为了北京味道的代表之一
面塑,俗称面花,又称礼馍、花糕、捏面人。
后北宫善诚老会,是平谷区大华山镇后北宫村的民间花会组织,据传,组建于清朝中叶,以创始人“景善诚”之名命名,历经五代传承,会规会礼严格。
泰州嵌桃麻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糕点师傅在色、香、味、形上又精心设计改进,蝴蝶造型优美,多姿多彩。如今,泰州的嵌桃麻糕和泰州的麻油、麻饼一道被称为“泰州三麻”,成了泰州的美食名片。
燕面揉揉是宁夏地区较为盛行的特色美食小吃,开始时仅在固原地区盛行,后宁夏各地都有制作和供应。燕面揉揉吃的时候,柔软而且劲道,莜麦面营养价值高,选用山区的莜麦调制。
笼(lú)食,因笼蒸得名,是一种形似月饼的糕点,也是彭阳乡间传统特色美食之一。先把小麦面上笼蒸熟,再添加适量的胡麻油、蜂蜜等搅拌抓匀,或者以肉汤混合搅拌,而后装入花纹木模,压实,轻轻磕出,最后放入平底锅再烙一烙即可食用,外观精致漂亮,美味健康。
《老杨公》是源自中原古老的宗教艺术,盛行于北海、合浦、钦州讲“廉州话”的地区,是一个特殊的民间艺术品种,已有几百年历史。它用“廉州话”演绎,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辉县香稻,是我国水稻名贵品种之一,属于粳亚种糯变种香稻。在豫北太行山一带,泉水灌溉稻区种植历史悠久。其米呈短椭圆型,色泽乳白,具有浓香味,质糯性。可用于作汤圆、八宝饭、米团和糕点等甜食。
“小鼠刨刨”是系列产品,包含糖稀蜜薯、白哈蜜薯、沃土6号土豆、花生等农作物,蜜薯软糯香甜,土豆硕大饱满,花生酥脆可口,三种作物都是好吃又健康。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中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
周村老醋始于十九世纪末的周村王氏家族。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源于明景泰年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传入大和庄,由苑氏继承,并发展延续。
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是北京市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在1934年由村里开白灰窑的李福旺等十几户出资成立的。其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由发起到现在打大鼓的会员传承了六期,打锅子(花钹)会员传承了八期。
北京鸭梨,产地中国北京。特点:果皮薄,果心小,果肉厚、且细嫩而清脆,石细胞极少;外表光滑,呈淡黄色,有粽色斑点;果内水汁多,味甜稍带酸,并具有清香气味。
章樾(1847-1913年)字幼樵,光绪六年实补怀仁县知县,为桓仁首任县官。出生于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稍长入选京师国子监。学后就任湖北省郧县知县。任中,勤于政事,体察民情,秉公执法,颇有声望。后因父母丧事,离职回籍守孝3年。期满调奉天省,委其协办建县前的怀仁(今桓仁)垦务。光绪四年试署怀仁县。
王宝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花青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被称为“水果皇后”。种植的蓝莓已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地,并且供不应求。王宝镇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蓝莓生产专业镇。
刘备在平原的传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他的许多传说在民间世代流传,具有代表性的有《刘关张平原桃园三结义》《龙门的传说》《真龙天子的传说》《张飞鞭打督邮》《三义庙》《偶植盘龙柳》《仁德感义士》《惜才收赵云》《首善孝行街》《育英办义学》《倾城送长亭》等典型故事。
西吉“花儿”,西吉人自己的歌。山区大小乡村,不管是田间地头的老农,还是放牛挑水的娃子,男女老少谁都能拉开嗓子唱上几首。
封丘树莓俗称托盘、山莓果,在中草药里称其为覆盆子,河南省封丘县特产,封丘县也被称为“中国树莓之乡”,其根、茎、叶、花、果全身皆可入药。树莓还是人体可吸收植物SOD最多的水果,具有美容、抗衰老作用,树莓的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丰富,是天然的阿司匹林,欧美称之为红宝石、“癌症的克星”、“生命之果”。2023年,封丘种植树莓面积达5万亩,成立专业合作社40家。
石角扣肉是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的一道传统名菜,它是当地人在节日庆典和家庭聚餐的必备佳肴,廉江石角扣肉以其浓香馥郁、软稔入口、留香久远的独特风味而著称。其肉质鲜嫩多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与酸菜等配料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使得整道菜品口感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南头灯酒习俗是由民间信仰活动世代沿袭流传下来,与群众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南头灯酒习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有一套严格而完整的扎灯、开灯、挂灯、祈灯、投灯、饮灯酒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