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邵红杏因以西邵乡出产地最佳故名。西邵大部为黄河故道,旧时沙丘连绵,果园成片,农村多种植杏树。其历史悠久,品种亦多,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酸甜适口等特点。除含有一般杏的营养成份外,其中维生素C、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钙含量较高。
杨韩村唱秧歌,2009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叶赶集杨韩村唱秧歌源自唐代,盛于明清,是一种用锣鼓、唢呐伴奏,将舞蹈、歌唱糅为一体的颇具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
草堰木刻,盐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刻艺术相传已久,表现的形式主要是以人物图像为主,也有表现动物的图案。大丰草堰刘鸿宾木刻主要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经多年精心研习,成功创作木刻水浒108将人物像。
高港口岸“虎头鞋”造型多样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细,图样题材广泛,富有民族特色。高港口岸“虎头鞋”品种有“虎头鞋”“猫头鞋”、“兔儿望月鞋”、“五子登科”、“龙凤呈祥”、“喜鹊登梅”、“荷花莲子藕”、“麒麟送子”等,形态逼真,鲜活俊逸,栩栩如生。
德化红酒是用上等糯米为原料,经传统方法酿制而成。酒香味浓郁,酒质醇厚,入口甘甜,余味绵绵,风味独特。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营养丰富。常饮此酒,舒筋活血,强身益气。妇女产后饮用此酒尤见滋补之效。
圆仔汤,德化的风味小吃。用糯米制成的圆仔营养丰富,为暖胃散寒之品。圆仔还代表吉祥如意。
灵寿县薄皮核桃,产于太行深山区,具有果大壳薄、壳面光滑、果仁饱满
油糕角是涞水地区的一种特色的传统小吃,相传起于唐代。
望都县自2000年开始种植樱桃,目前已发展到大小十余个园区,种植总面积达4000多亩,品种有拉宾斯、红灯、早大果等40多个品种。
口蘑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著名的塞外特产。
汽锅野味八仙是河北承德的一道特色美食。
河北卢龙是中国著名的红薯之乡,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鲜红薯经过地下纯净水加工的优质的红薯淀粉,无污染,纯天然绿色食品的原料,质量好品味佳。
陈氏太极拳不仅健身有法,而且技击奥妙,流传300余年,仍保持本来特色。
桓仁天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第一部记载: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与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昌乐泥塑”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也称“元村泥塑”,可追组到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最初创始人是王中枢(字明山)即当代传人王肖雪的祖爷爷,据老人传说,最初的泥塑较为简单,灵感来源于趣逗家中淘气的孩子,后随着造型多样化,这些泥制品也变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九连环”是流行于福建省长汀县的一项客家歌舞。其曲调欢乐轻快,舞姿活泼生动,道具响声清脆,队形变幻多端,是长汀人民喜爱的客家歌舞之一。
祭孔的风俗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是孔子死亡后第二年开始的。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褒扬与追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宏,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上杭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祭孔活动,一直坚持至1947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北塘飞钹保留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的传统民间舞蹈花会表演形式。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保留了许多民间活动团队。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神湾菠萝,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神湾菠萝,果身圆形或椭圆形,果丁较深。果肉金黄、香甜多汁、蜜味浓郁、爽脆无渣。
方正富硒大米是黑龙江省方正县的特产,方正稻作历史悠久,是中国富硒稻米之乡。方正富硒大米粒形均匀、色泽鲜亮、口感清香,被誉为“长粒香”。方正富硒大米煮熟后不回生,咀嚼时有一股自然的稻谷香味,口感滑润、粒形完整。
灵寿县生产的中华寿桃以个大、味甜、品质好而闻名。
易县高陌乡燕子村古乐大约产生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燕子古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口毛皮贸易与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召集民间艺人组成蹦跶会
通州玉器制作技艺从元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代有传承。
景忠山酒起源于明代隆庆初期,当时朝廷调戚继光为蓟镇总兵,驻守三屯营。戚继光到任后,修复长城,多兵种配合,抵御外敌。为鼓舞将士势气,从民间招募酿酒名师,选用玄武山泉酿造优质白酒。
官大海“九曲黄河灯阵”是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官大海农场西官分场和吉祥寺联合主办。自2007年起,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在吉祥寺前举办盛大民俗活动。
虎头鞋是夏津县几乎每个小孩都要穿的手工制鞋,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到缝合鞋帮和鞋底,再加上鞋面的绣工,共有十几道工序。作为夏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传承人,张晓芸自幼就跟随奶奶学做虎头鞋,对于配色、针法等颇有研究。
乾坤大鼓,相传由西域天盘山,云城孝贤昆仑山上的收元老祖创建,集偏道、儒三教学说和周易之理于一体的表演形式,队型以五行、八卦排列。表演时势峥嵘、气泓浓、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场面恢宏壮观,气势磅礴,震耳欲聋。
射阳有句俗语,“新坍新坍,卜页茶干”。新坍镇的豆制品闻名遐迩,但凡吃过新坍的豆腐、卜页、茶干的,无不夸赞。
在扬州,做牛肉的地方很多,但大仪烹制出来的牛肉,却是当之无愧的“头块招牌”。大仪地处“两省四市”交界,天然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农村百姓的种养习惯,成就了旧时大仪的牛市。
《六湖垌传奇》是关于六个天然湖泊的神话传说。包括“龙王三太子拓六湖垌为海疆”、“养珠湖为合浦珍珠哺育珠苗”、“孕育千年南珠之宝——夜明珠”等传奇故事。
数百年前就出现山歌“虽蕾”,具体出现时间无从考证,人民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山歌“虽蕾””,它可单人唱、双人唱或者多人唱,唱“虽蕾”就是从生活中追求幸福,“虽蕾”为壮族人民所传承。
高跷捕鱼捞虾是京族古老而独特的捕捞鱼虾的方式,所用工具有高跷,”丫“形捞杂,敞口网兜。每年农历六月至九月为南虾捕捞作业期,渔民脚踩高跷,肩搭捞架柄,平衡用力在海里缓缓推动捞网,即可捕获南虾。
德化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德化梨果形端正,圆形或高桩圆形,果面光滑,浅绿色,果锈少或无;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化渣,多汁味甜爽口,可食率高。其典型的品质特征:皮薄色绿、脆嫩化渣、多汁爽口。
朝歌蛋壳镶嵌画属传统的镶嵌类工艺美术品。朝歌蛋壳嵌镶画在传统的螺钿镶嵌工艺上不断发展演变,巧用蛋壳代替贝壳做为造型材料,用蛋清做粘合剂,创新改进了制作工艺。
浚县剪纸烫刻画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感觉的艺术效果。其烫刻有: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十多种技法,这些技法在其历代作品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崔庄冬枣它也是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的特产,是枣中佳品。皮薄核小肉厚,肉质酥脆甘甜,成为皇上贡品,因此也称贡枣。崔庄古冬枣园位于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整体保护面积达30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占238亩,拥有600年以上冬枣树168棵、400年以上冬枣树3232棵。
穆氏花毽起源于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8年),由穆氏家族长辈穆成亮(1858年—1928年)自西青区杨柳青石家大院学得技艺。经过140余年的发展,穆氏花毽传续至今已有五代传人,形成了“隔网对抗”计数、舞蹈与踢毽结合等独特的表演技巧和技术风格。
嘉峪关野麻湾西瓜,甘肃省嘉峪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当地种植的西瓜外型美观、瓤色鲜红、口感松软甘甜,沙润清爽;糖分含量高、皮薄质脆、品质优良;单瓜重量均匀、耐储运;商品率佳、产量高。
乡依玉米面条是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乡依食品厂,位于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乡永兴村。乡依玉米面条具有口感顺滑、劲道,有嚼劲,且久煮不烂的特点。
客店葛酥饼是湖北省钟祥市客店镇的特色传统美食,酥饼外皮金黄酥脆,内馅绵软香甜,葛根的清香与小麦粉的麦香交织,甜而不腻,酥而不散。咬一口,既有酥脆的颗粒感,又有绵密的馅料,层次分明,回味悠长。
来到尚义,不得不吃的当然还有尚义的羊肉,因为在尚义县有着大片的草原,生长在这里的牛羊多数也是粗放饲养,饮用洁净的水,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这里的昼夜温差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牛羊肉质更加的鲜美无比。
“卧佛灯会”,约形成于宋代。
“横河蒙丁演武”历史悠久。
《铁板大鼓》是流传于承德兴隆县的一种曲艺,始创人是王宪章。
玉田老酒酿造历史悠久。史载唐太宗东征,击鼓之前饮玉田老酒,得胜后封玉田老酒为御酒;辽金时代驰名北方,谓之“圣水”;明清时期酒香鼎盛,畅销华北。
烧大葱是山西小吃菜谱之一,以大葱为制作主料,烧大葱的烹饪技巧以烧菜为主,口味属于葱香味。烧大葱的特色:此菜色泽金黄诱人,汤鲜葱香,配上鲜荔枝,使口味咸鲜香中有甘甜微酸。
七须黄花菜产于晋城市沁河流域的加丰镇。其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整齐;二是角苞长、肉厚,粗壮肥硕;三是脆嫩清口,久煮不烂。因此加丰黄花为素食上品,深受外商欢迎,成为晋城市外贸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义兴长小磨香油,源于清咸丰年间,它选取珍稀名贵芝麻,承袭香油家族150余年祖传经典工艺,经过芝麻胚胎的培育、石磨磨制、水代法取油等多个程序精制而成。
“山阳羽绒”出产于宝应县山阳镇境内,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四季分明,产出的羽绒相较于北方鹅绒油性低,更蓬松。“山阳羽绒”光泽好、无异色毛绒、柔软光滑、毛瓣松散,蓬松度高、弯曲度变小。
汀州土陶制作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汀州土陶盛于唐代,延续至今,汀州林氏世代祖传的陶器产品,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林氏酒缸酒瓮远近闻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客家人传统生活必需品。
通渭荞圈,又称荞圈圈,是甘肃定西通渭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它以荞麦面为主要原料,经过开水烫熟、拌入小苏打、调成糊状后,旋入特制的木勺或铁勺中,再浸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炸至棕红色捞出。成品形如镯环,色如蟹肉,香气四溢,入口松软香酥,口感丰润细腻,带有天然的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雷州珍珠,特别是流沙南珠,是广东省雷州市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古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雷州采珠历史悠久,至少有2000多年,古时雷州素有“珍珠故乡”之称。
安铺鸡饭是广东省安铺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安铺鸡饭以其皮爽肉滑、饭粒晶莹、香气扑鼻而著称。白切鸡的肉质鲜美,搭配特制的蘸料更是美味可口;鸡汤饭则吸收了鸡汤的精华,饭粒饱满且带有浓郁的鸡香味,两者相得益彰,成为食客们争相品尝的美食佳肴。
滦平是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县、首都篮子供应体系示范县、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作为首都安全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之一,滦平的有机、无公害等中高端产品直达京津蔬菜市场。
平泉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
位于通州区大辛庄的李淑华师从其姑奶奶李克敏,她经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领悟和实践,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对称、对比、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有机的结合,通过剪、刻等手段,创造出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剪纸艺术作品,在通州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