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银鱼是湖北省监利市的特色水产品,银鱼又称“脍残鱼”,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鲜美滑嫩、入口顺滑、柔若无骨、肉质鲜美,具有清淡可口的特点,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
阳新白沙镇的七峰山下有坐山叫金鸡坜,对面是白阆山下的牛头坜,两山对峙,遥遥相对,在牛头坜的“牛鼻梁”上有座古墓,在当地流传至今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三溪斧头是当地手工业产品知名品牌,是原咸宁地区计划产品,获湖北省轻工局优秀产品奖。
放河灯是湖北省监利市一项历史悠久传统民俗活动,监利放河灯是人们表达孝道和亲情与祈福消灾愿望的民俗活动。
闸口小龙虾,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闸口镇虾稻种养面积突破10万亩,年产值预计将达到5亿元。
洪湖咸鸭蛋是湖北洪湖地区的特色美食,以湖区鲜鸭蛋为料,经传统工艺腌制,蛋黄松沙流油、蛋白咸香适口,风味别具一格且营养丰富 。
武当山冻豆腐是以武当山山泉水加工豆腐,经零下20℃冷冻后形成蜂窝状结构,口感筋道。成品呈现洁白细嫩的外观,口感耐嚼且鲜香,可与蹄膀、鸡肉、瘦肉等多种食材搭配炖煮或炒制。
石首跳三鼓是湖北省石首市及周边湘鄂边境地区流传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它起源于民间丧葬习俗中的“打丧鼓”,后逐渐发展为集唱、说、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光化特曲是湖北省老河口市的浓香型白酒,光化特曲具有“酒液透明晶亮,窖香浓郁,入口绵甜、净爽,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饮后头不痛,喉不干”等特点。
梁子湖红尾鱼是湖北鄂州市梁子湖的特色水产,其肉瘦少脂肪,肉质银白细嫩,口味地道,是上好的美味菜肴。
袁氏瓶花技艺是湖北省公安县的传统插花艺术,袁氏瓶花技艺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讲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理论主张,通过定格花卉,表达花与花器、作品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美。
刘祖富卤粉是湖北洪湖地区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品牌,以特殊的卤味配方和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在当地享有较高知名度。
洪湖鲊胡椒炒肥肠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北家常菜,融合了洪湖地区传统发酵调料“鲊胡椒”与肥肠的别具一格风味,口感酸辣开胃、肥肠软糯焦香,是佐酒下饭的佳肴。
阳新历史悠久,是一个农业大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等20余种,盛产的糯米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营养丰富,故而可制成各种风味小吃,如年糕、元宵、粽子、糍粑、糯米糖等。
太平豆腐是湖北襄阳的传统名吃,以质地细嫩、豆香浓郁著称,以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石磨工艺,制作出口感细腻、豆香浓郁的豆腐。
鄂州雕花剪纸,湖北省鄂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鄂州雕花剪纸题材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帽花、鞋花、拖鞋花、袜底花、扣带花、背心花、兜花、围涎花、枕头花、帐沿花等品种。
长湖鱼糕,又称“楚糕”,是一道极具湖北荆门地方特色的传统风味名吃,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距今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以鱼肉为主料,形似米糕,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做工考究,是荆门湖乡百姓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宴请亲朋的必备佳肴。
大冶被誉为“中国古建之乡”,大冶古建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阳新茶叶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特产,以其青绿细嫩、汤色明净、味醇爽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茶中珍品,并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宜城花式跳绳技艺作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间体育项目,宜城花式跳绳以单人短绳与多人长绳为基础,通过动作编排实现技巧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老河口丝弦,湖北省老河口市传统音乐,由河南传入湖北后,融合鄂西北民间音乐特色,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三袁传说,是关于晚明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代表人物——“公安三袁”的传说故事,并在湖北省公安县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
任婆肘子是湖北石首庆典婚宴中的头派菜,任婆肘子色泽红亮油润,口感软糯,肥而不腻。
四井岗油桃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平林镇的特产,皮薄、肉厚,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汁多、酸甜适口。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斋”,主要流传于南漳县薛坪镇一带。端公舞起源于楚宫廷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端公舞兼收并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
襄阳大头菜是湖北省襄阳市的特色传统名产,襄阳大头菜采用传统腌制技艺,核心流程为“三腌、五卤、六晒”。
京山白花菜是湖北省京山市的特产,生长期特别是开花期散发出清香味,制品口感脆爽,回味无穷。
“楚皇城干八句”是流传于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一带的传统音乐形式,“楚皇城干八句”的命名与宜城境内的楚皇城遗址密切相关。
里潘米糖,作为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一种特色糖果,里潘米糖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其口感酥脆可口,甜而不腻,带有浓郁的糯米香味。
保康葛粉是保康县特色农产品,以野生葛根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被誉为“山人参”“长寿粉”。冲泡后晶莹剔透,口感细腻,具有解酒、降脂、润肠通便等功效,是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品。
张家岗荸荠(bí qí)是湖北省荆门市公安县的特产,张家岗荸荠表皮呈深枣红色或紫红色,色泽鲜艳光亮,薄而易剥离。肉白如玉,肉质洁白细腻,晶莹剔透。
公安莲子是湖北省公安县的特色农产品,公安莲子主要分为白莲和红莲两类,其中以白莲品质尤佳。白莲颗大衣薄,肉厚质脆,肥嫩香甜,质量上乘。
卸甲坪葛根是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的特产,葛根粉、葛根茶、葛根片、葛生源饮料、葛根粉丝等系列产品相继推出。
绣林玉液酒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特产,绣林玉液酒体清亮透明,柔和谐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绣林玉液酒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消费者喜爱。
珍珠荷叶面是丹江口市极具特色的面食,以宽薄如荷叶的面片搭配豌豆、杂酱等食材,口感爽滑劲道,汤头鲜美,带有咸辣微麻的风味,是当地人喜爱的传统美食,也是游客不可错过的味觉体验。
龙港道情是一种流传于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说唱艺术,因流传于阳新县的龙港镇而得名。
原兴国州区域道教流传久远,宗教歌主要是指道歌,有少量的经歌从伙居道中流入民间,成为一种时尚小调被俗人传唱。
宜城盼嫁歌是湖北宜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宜城盼嫁歌的起源与当地婚嫁习俗紧密相连。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婚嫁是人生大事,女性出嫁前常通过歌唱表达对娘家的眷恋、对未来的期许或对婚姻生活的复杂情感。
钟祥长寿村大米,湖北省荆门市特产,钟祥长寿村大米产于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的长寿镇,大米富含硒元素。钟祥长寿村大米米粒饱满,粒型整齐,晶莹光滑,呈半透明;饭粒松而不散,洁白发亮,软而有弹性,且清香适口,微甜;冷饭劲道、不回生。
洪湖鳝鱼面是洪湖地区的特色美食,洪湖鳝鱼面以现杀鲜鳝爆炒提鲜,搭配筋道碱水面与红油骨汤,咸鲜微辣中尽显洪湖水乡鲜香本味,是洪湖人的早餐经典。
竹溪格格儿是竹溪人早餐中的经典美食,以洋芋块打底,铺上粉蒸排骨或肥肠,蒸笼摞起蒸制,口感爽滑细嫩、入口微辣。搭配酢浆面,有荤有素,是竹溪人“过早”(吃早餐)的经典组合。
龙港单鼓是一种劳动歌舞,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表演场地大多以荒山野岭,田头地边为主,观众是边干活,边负有合唱任务的劳动者。
保康核桃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特色农产品,保康核桃果大、核肥、壳薄、仁白,果肉细腻饱满,原味浓郁香脆,兼具香甜与鲜味,甜而不涩,深受消费者喜爱。
鄂州白莲主要产于梁子湖畔东的东沟镇杨叶湖(又称杨林湖),人工栽植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白莲产品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作糕点配料,也可拌银耳、薏米加冰糖,清炖成色白味甘的莲子汤。白莲远销国内外,在东南亚地区备受青睐。
京山田歌是湖北省京山市的传统民歌,以五声音阶(Sol、La、Do、Re、Mi)为音乐基础,以徵调式为主,曲调结构以三音组合为特征。
纪山龙米,湖北省沙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纪山龙米具有“腹白较小、硬质粒多、米粒扁平、晶莹剔透、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口感特佳”等特性。
郧阳三合汤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的传统名小吃,用牛肉、牛血、饺子(或红薯粉)共煮,汤底香辣,搭配黄酒更地道。汤汁鲜辣,食材丰富,一碗下肚浑身舒坦,是本地人的心头爱。
丹江口珍珠荷叶面是源自鄂西北十堰地区的特色面食,以面粒如珍珠、面片似荷叶为特色,搭配丰富馅料或浇头,口感筋道爽滑。
木榨压榨制油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工艺,蕴涵五千年文明精髓,距今1300年前的唐代就有木榨油作为朝廷贡品的史料记载。阳新县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非常适宜油茶、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的栽种,是油料作物的传统产区。明清时期,阳新较大的村落都有油榨坊。
宜城葛粉是宜城市极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宜城葛粉制作技艺起源于清初,距今已有近四百余年历史,宜城葛粉富含葛根素、大豆苷元、芦丁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钙、硒、铁、铜、磷、钾等十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洪湖鸡蛋糕是源自湖北洪湖的传统糕点,原名“黄罗糕”“金花糕”“新堤鸡蛋糕”,以鸡蛋、面粉、食粮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打充气,通过烘烤而使组织松发,软糯香甜,营养丰富,广受群众喜爱。
石首团子是湖北石首的传统美食,外皮用糯米粉制成,内馅多为腊肉、胡萝卜、香干等。外皮软糯,内馅咸香,可煎可蒸。石首人逢年过节必备美食,象征团圆美满。
楚式屋脊制作技艺是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一带的传统建筑工艺,以清末为源,将艺术与建筑融合,体现楚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独特的审美观念。
老河口砂梨是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的特色水果,老河口砂梨有翠冠、黄金、圆黄、丰水等六七个品种,不仅味道甘甜,而且个大色鲜。肉质细、松、脆,汁液丰富,甜酸适度,口感极佳,堪称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襄阳牌匾髹饰采用传统大漆工艺,结合雕刻、镶嵌等技法,制作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牌匾。广泛应用于古建筑修复、文化场所装饰等领域。
监利荸荠(bí qí)是湖北省监利市的特色农产品,监利荸荠粒大、皮薄,型如马蹄,色如褐漆,肉质细腻,味道清甜,汁多渣少,受到广泛喜爱。
公安葡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至12万亩,年产量接近17万吨至20万吨,年产值超过11亿元,亩均收益达到万元以上。
《山伯歌》是一部以古老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在湖北鄂东地区的阳新(黄颡口镇、富池镇沿江一带)和武穴一带民间广泛流传的七言长篇叙事体民歌。
阳新各地往日过大春、小春、天花时,有“送水”习俗,亦称之送天花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