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市稻草龙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肖家大屋一带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12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艺术中的瑰宝,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始于晚唐,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保康葛粉是保康县特色农产品,以野生葛根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被誉为“山人参”“长寿粉”。冲泡后晶莹剔透,口感细腻,具有解酒、降脂、润肠通便等功效,是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品。
老河口丝弦,湖北省老河口市传统音乐,由河南传入湖北后,融合鄂西北民间音乐特色,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武当山冻豆腐是以武当山山泉水加工豆腐,经零下20℃冷冻后形成蜂窝状结构,口感筋道。成品呈现洁白细嫩的外观,口感耐嚼且鲜香,可与蹄膀、鸡肉、瘦肉等多种食材搭配炖煮或炒制。
竹山拖面粑粑,也叫拖肚子粑,是竹山县的经典美食,外皮金黄酥脆,口感层次丰富,清甜与酥香交织。
龙港单鼓是一种劳动歌舞,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表演场地大多以荒山野岭,田头地边为主,观众是边干活,边负有合唱任务的劳动者。
常宁塔山梅干菜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价值的传统腌制食品,选用当地新鲜、无病虫害的芥菜或其他适宜腌制的蔬菜作为原料。
耒阳油茶,源远流长。早在1800年前,耒阳人就开始栽培油茶树,其油素以品质纯正、营养丰富而香飘万里,闻名于世。
衡山白薯(衡山早白薯)是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的特产,衡山早白薯为地方农家品种,肉质细嫩,淀粉含量高,煮食时汁浓味甜带粉,风味佳。
宜城葛粉是宜城市极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宜城葛粉制作技艺起源于清初,距今已有近四百余年历史,宜城葛粉富含葛根素、大豆苷元、芦丁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钙、硒、铁、铜、磷、钾等十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袁氏瓶花技艺是湖北省公安县的传统插花艺术,袁氏瓶花技艺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讲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理论主张,通过定格花卉,表达花与花器、作品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美。
木榨压榨制油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工艺,蕴涵五千年文明精髓,距今1300年前的唐代就有木榨油作为朝廷贡品的史料记载。阳新县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非常适宜油茶、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的栽种,是油料作物的传统产区。明清时期,阳新较大的村落都有油榨坊。
雁峰酥薄月是湖南衡阳雁峰区的传统糕点,皮薄馅足,香甜不腻,是衡阳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其原名酥薄芝麻饼,又称太师饼、胡饼、宫饼等。
“楚皇城干八句”是流传于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一带的传统音乐形式,“楚皇城干八句”的命名与宜城境内的楚皇城遗址密切相关。
襄阳牌匾髹饰采用传统大漆工艺,结合雕刻、镶嵌等技法,制作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牌匾。广泛应用于古建筑修复、文化场所装饰等领域。
珍珠荷叶面是丹江口市极具特色的面食,以宽薄如荷叶的面片搭配豌豆、杂酱等食材,口感爽滑劲道,汤头鲜美,带有咸辣微麻的风味,是当地人喜爱的传统美食,也是游客不可错过的味觉体验。
郧阳三合汤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的传统名小吃,用牛肉、牛血、饺子(或红薯粉)共煮,汤底香辣,搭配黄酒更地道。汤汁鲜辣,食材丰富,一碗下肚浑身舒坦,是本地人的心头爱。
常宁麻圆是常宁地区备受欢迎的一道街边小吃,麻圆作为一道传统小吃,其酥甜的滋味里裹着常宁人美好记忆,成为当地人百吃不厌的美食。
耒阳盐藠头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的特产。耒阳市盐藠头呈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口感脆嫩,是下饭佐粥的佳品。
衡东大桃是湖南省衡东县选育的优质油茶品种,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具有果大、高产、抗病性强、出油率高等特点,在油茶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袁传说,是关于晚明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代表人物——“公安三袁”的传说故事,并在湖北省公安县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
绣林玉液酒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特产,绣林玉液酒体清亮透明,柔和谐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绣林玉液酒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消费者喜爱。
阳新县有姑娘出嫁时穿绣花鞋、绣花衣、配绣花枕头的传统习俗,城乡女性多大备有精美的绿花荷包,内装各种彩色丝线和剪纸图案,做女工的习俗十分普遍。
《山伯歌》是一部以古老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在湖北鄂东地区的阳新(黄颡口镇、富池镇沿江一带)和武穴一带民间广泛流传的七言长篇叙事体民歌。
阳新各地往日过大春、小春、天花时,有“送水”习俗,亦称之送天花娘娘。
在祁东的早餐中,鱼粉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美味之一,其味道鲜美,汤汁浓稠,爽心养胃,加之现场制作、原料放心,因而深受祁东人民喜爱。
沮水巫音是流传于湖北省保康县一带的传统音乐,是古楚巫音一脉相承的遗韵,沮水巫音因沮水而得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楚文化紧密相连。
京山白花菜是湖北省京山市的特产,生长期特别是开花期散发出清香味,制品口感脆爽,回味无穷。
常宁凉粉是湖南省常宁市的一款特色美食,常宁凉粉已有1300多年历史,口感清爽,味道香辣,让人回味无穷。
衡山县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葫芦丝的制作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来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衡山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是我国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有笛子、葫芦丝、胡琴、独弦琴四大类,2023年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石花霸王醉是鄂西北唯一的百年老店—湖北石花酒厂(前身为石花街著名的“黄公顺酒馆”,始创于公元1870年)的镇厂秘藏酒。石花霸王醉酒体醇厚、丰满,酒度虽高达70度,在全国少见,但度高而不腻,饮后口不干、头不疼,是真正的好酒。”
楚式屋脊制作技艺是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一带的传统建筑工艺,以清末为源,将艺术与建筑融合,体现楚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独特的审美观念。
钟祥云雾茶,湖北省钟祥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钟祥云雾茶产于大洪山南麓的娘娘寨。素有'荆州屋脊'之称,平均海拔750米,该茶条索挺秀自然,白毫满披,色泽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具典型的高山茶风格。曾被明嘉靖皇帝列为'贡茶'。
洪湖鲊胡椒炒肥肠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北家常菜,融合了洪湖地区传统发酵调料“鲊胡椒”与肥肠的别具一格风味,口感酸辣开胃、肥肠软糯焦香,是佐酒下饭的佳肴。
丹江口珍珠荷叶面是源自鄂西北十堰地区的特色面食,以面粒如珍珠、面片似荷叶为特色,搭配丰富馅料或浇头,口感筋道爽滑。
渣江春社是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一项历史悠久且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渣江春社起源于商、西周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尧帝传说”是县级、市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百年来,尧帝治河传说故事在马桥镇口口相传,家喻户晓。
老河口砂梨是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的特色水果,老河口砂梨有翠冠、黄金、圆黄、丰水等六七个品种,不仅味道甘甜,而且个大色鲜。肉质细、松、脆,汁液丰富,甜酸适度,口感极佳,堪称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鄂州白莲主要产于梁子湖畔东的东沟镇杨叶湖(又称杨林湖),人工栽植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白莲产品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作糕点配料,也可拌银耳、薏米加冰糖,清炖成色白味甘的莲子汤。白莲远销国内外,在东南亚地区备受青睐。
梁子湖螃蟹是湖北鄂州市梁子湖区的特产,螃蟹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
京山田歌是湖北省京山市的传统民歌,以五声音阶(Sol、La、Do、Re、Mi)为音乐基础,以徵调式为主,曲调结构以三音组合为特征。
纪山龙米,湖北省沙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纪山龙米具有“腹白较小、硬质粒多、米粒扁平、晶莹剔透、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口感特佳”等特性。
旧口砂梨是中国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特产的一种优质梨,以其果大皮薄、肉脆汁多、清甜爽口、石细胞少(砂感细腻)的卓越品质而闻名。
石首团子是湖北石首的传统美食,外皮用糯米粉制成,内馅多为腊肉、胡萝卜、香干等。外皮软糯,内馅咸香,可煎可蒸。石首人逢年过节必备美食,象征团圆美满。
耒阳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鼻祖神农发明耒耜之地,也是全国唯一以农具“耒”命名的城市。“神农创耒”的传说故事发源于这片土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坛子菜:顾名思义,坛子菜就是用坛子腌制的咸菜,它是耒阳一种古老的名特产,耒阳坛子菜不同于泡菜、酱菜等腌菜,它突出的是坛子,坛子越老菜越香。
石湾烧饼,又称石湾烧壳子饼,是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石湾镇的特色传统小吃,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精细,以“香、脆、甜”著称,深受当地百姓及游客喜爱。
南岳腐乳是湖南南岳衡山地区的传统美食,南岳腐乳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南岳衡山地区的传统特产。香辣可口,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雁峰手捏鱼丸是湖南衡阳雁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色泽玉白,形似游鱼,寓意“年年有余、团团圆圆”。柔韧鲜香,Q弹有嚼劲,入口鲜嫩爽滑。
保康木器以榫卯结构为主,体现了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制作过程讲究力学原理和人体工学,成品坚固耐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宜城盼嫁歌是湖北宜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宜城盼嫁歌的起源与当地婚嫁习俗紧密相连。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婚嫁是人生大事,女性出嫁前常通过歌唱表达对娘家的眷恋、对未来的期许或对婚姻生活的复杂情感。
宜城跳方子游艺是宜城市传统体育、游艺类别,主要流传于宜城市流水镇。跳方子游艺(又称跳房、跳河)是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历史可追溯至古代。
宜城年糕是宜城地区春节期间颇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宜城年糕是春节年俗的核心符号,其名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成为走亲访友的必备年礼。
临江大蒜是湖北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乡的特产。临江大蒜果实饱满、含水量大,青蒜蒜薹、蒜头皆可入食,风味鲜美。其蒜头蒜瓣大,蒜香浓郁,香脆辣爽,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
公安葡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至12万亩,年产量接近17万吨至20万吨,年产值超过11亿元,亩均收益达到万元以上。
公安莲子是湖北省公安县的特色农产品,公安莲子主要分为白莲和红莲两类,其中以白莲品质尤佳。白莲颗大衣薄,肉厚质脆,肥嫩香甜,质量上乘。
洪湖鸡蛋糕是源自湖北洪湖的传统糕点,原名“黄罗糕”“金花糕”“新堤鸡蛋糕”,以鸡蛋、面粉、食粮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打充气,通过烘烤而使组织松发,软糯香甜,营养丰富,广受群众喜爱。
松滋滚灯舞是源于江浙一带、后传入湖北松滋的传统民间舞蹈,松滋自古就有正月十五玩“花灯”“滚灯”的习俗,邻里乡亲以此方式相互拜新年、送吉祥、增进友谊、生产互助,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