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氏剪纸的人物、畜禽、花鸟、虫鱼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既善写实,又能变形,在阴刻和阳刻的结合上,繁简有致,主次分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国内剪纸界所瞩目。
陈本植与章樾当时选址建八卦城有一定的封建唯心迷信色彩。但他们用心良苦,具有民本思想,为了民安人旺业兴县富都有不可埋没的功绩。他们也没有料到在他们以后的几十年里封建传统势力、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给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深重的灾难。他们的良好愿望,今天真正变成了现实。
喀左紫砂以紫砂泥料浑朴深厚、透气性强、不需要添加任何色素便能形成天然水色、环保健康等特点享誉业内。经过加工的喀左紫砂又极具收藏价值,用紫砂壶泡茶既能长久保持香气,又能使得口感长久不变。
南乐县古寺廊胡萝卜个大二红色一般每个胡萝卜150—250克,最大可达到500克,萝卜顶小、水灵、皮薄、光滑。古寺廊胡萝卜除含有一般胡萝卜营养成分较高、营养价值比其他地区高一些。
高邮民歌, 具有苏北里下河水乡文化的特征,甜美亲切、质朴欢快、情味十足。它数量众多(有272首),曲调丰富(有38种),尤其是经典作品,以其“对白”、“间白”与“一领众和”的形式,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作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律。《数鸭蛋》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民族音乐的范本。
风吹饼,又名“冰喇”,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酥脆可口的特点,在我国地方食品中独树一帜,成为名扬广西的休闲食品和送礼佳品。京族风吹饼大如草帽,薄而圆易被风吹走,故名京族风吹饼。
魏县食用菌生产规模90万平方米,总产量15000吨。
熏鸡蛋色香味俱全,表面微皱,颜色发紫
武大郎粉皮是清河县武家那村加工生产的纯绿豆粉皮。
清河老豆腐,是流行于清河县一带的风味小吃
清朝末年,深州润家庄有一位叫李老坤的,出售烫面饺。
安次区南关村少林武术是廊坊安次区的一种艺术形式。
“屈家营音乐会”为民间笙管乐,相传源于元明之际的寺院佛教音乐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特产。
河北蔚县特产—木瓜杏。木瓜杏因其果实含糖适中,形似木瓜而得名。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仅有一个小山丘。
发绣,又称墨绣,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绘画与刺绣相结合的艺术。平谷“发绣”艺术以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独乐河村陈芝霞为代表。
绥中县塔山屯镇生姜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他们的生姜以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生姜已出口到韩国、日本。绥中县塔山屯镇是辽宁省知名的生姜生产之乡,而全镇60%以上的生姜产自大施宝村。
姜杰香油创始于1910?年,由一家小的香油作坊发展而成,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姜杰香油”创始人自幼跟随父亲做一些小本生意,在本村开了一家香油作坊,走街串巷。采用“水代法”生产的香油,保留芝麻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产品先后获“齐河特产”“齐河老字号”“德州市知名商标”“山东老字号”企业。
汤阴北艾是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特产,汤阴县艾草文化历史悠久。汤阴北艾植株较低,蘖多茎细。叶片宽大肉厚,叶片边缘呈锯齿状,气味清香悠长。加工后,出绒率高,绒线较长,质柔软,燃烧烟小、灰烬发白,较适合做麦粒灸。
麦秆龙来源于古代民间求神析雨的民俗仪式。每逢天气大旱,民众用麦秆、稻草、树皮等材料扎成龙的模样,穿上用麦杆稻草、树皮做成的简单衣服遮体,舞龙焚香祈告苍天求降甘露,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麦秆龙的原形。
宝应是中华鳖(甲鱼)重要原产地,品质优良、基因稳定,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
在浚县,但凡婚丧嫁娶,多以八大碗宴客。八仙桌上,十个盘、八个碗、两个汤,好吃又好看。传统意义上的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
查拳是由回族查密尔(尚义)于清康熙二年(1662年)左右建立,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在回族人民中流传较广的中国传统拳术的五大流派之一。
南古庄武术广泛流传于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盛行于清。
衡水地毯传统编织技艺,起源于清朝末期,最早以家庭作坊为主要经营模式,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武强黄瓜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的特产。
改刀肉是承德名菜之一。传说,它是道光年间宫廷御厨刘德才研制的一种御膳佳肴,经八代祖传,已一有百年历史。由于制作精细、风味独特,逐渐成为在承德广为流传的菜肴。
武强县的酥鱼是武强河鲜中的代表,以“绍氏酥鱼”冠名而闻名国内外。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靠太祖拳法打下宋朝天下,其拳法传于后世
青龙枸杞粒大、色红、肉厚、质柔软、籽少、味甘甜。
打花棍也叫“扒拉棍” 、“扒拉棒子”,曾广泛流传于中原大地。旧时庙会上,撂 地摊的艺人们往往用它来“打场子”,借以招揽观众和控制场地大小。北京市地方志编 纂委员会编纂、北京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北京志•文化艺术卷•音乐志 舞蹈志 杂 技志》第521页对“打花棍”的词条这样记述:“打花棍,传统节目,又称“扒拉棒 子” ,即用两根小棍,拨弄一根粗棍,耍出种种花样的手技节目。
五龙米酒产自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五龙米酒甘醇香润,当年颇受红军战士喜爱而闻名遐迩,后来被大家称其为“红军乐”。
仿膳制作技是北京的特色技艺。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几位清宫御膳房的师傅在公园北岸建起了小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古建筑群中。
滑脊汤是河南省濮阳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该菜品以汤香味美为特点。刚出锅滑脊汤,看起来油润滑爽,吃起来软烂醇香,芳香扑鼻。
童谣是为儿童们做的诗歌,据传源于诗经和古代祭典仪式的格调和韵律,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了。客家先民南迁时把华夏童谣带到了汀州,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汀州客家童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德化茶油不仅可以用于烹饪,还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血管健康。德化茶油作为特产寄给外地的小伙伴一定是一份健康、美味的选择。
西河戏,亦称“弹腔大戏”,形成于清咸丰(公元1851—1861年)年间,因产生地庐山市(原星子县)地属赣江下游的西河流域而得名,流传于江西北部的庐山市、德安、九江、都昌、永修等县。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临城县薄皮核桃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
流传着刘琨“胡笳退敌”“借骑救母”“木刀沟巧胜石勒”等许多故事传说
北京东来顺饭庄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原址在老东安市场北门。
孟兆炎,字希尧,1893年生于承德府朝阳县黑城子平安地屯。12岁就给地主放牛,16岁离家外出谋生,18岁当兵,随东北军入关。23岁时在张宗昌部队先后被提拔为排长、连长、营长,34岁随二十五军到天津驻防任密探处处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天津参加了中华民族自救会,年末受北平抗日救国会负责人朱霁青的启发,联络旧部,回到家乡组建反满抗日义勇军。
“王母殿的传说”有着非常充实的内容,充满了神话色彩,内容完整,故事衔接性好,把王母殿的传说从起源、发展等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出来,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它的价值和用途。
仕望集油条,又称果子,炸得透落,内筋外焦,味道好,色渗黄亮,吃起来愈嚼愈香,为当地人看亲访友的常用礼物。
丝弦又名弦子腔,相传是元、明弦索调的遗音,是河北省特有的、颇具影响力的古老地方剧种之一
安国药市,河北省安国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十三陵镇樱桃又称“莺桃”,促进血液生成樱桃含铁量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
五音大鼓是一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相间进行表演,另有四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进行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
新繁泡菜为成都市名优传统乳酸发酵食品,新都区国有新繁泡菜厂专业生产。
“胡场老鸭汤”集营养与美味为一体,汤汁澄清香醇,滋味鲜美,鸭脂黄亮,肉酥烂鲜醇,酸萝卜细嫩爽口,香味扑鼻。老鸭就是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延津陈氏葡萄酒是一款具有独特特色和口感的葡萄酒。它以延津县为产地,采用陈氏家族传承的酿酒工艺和秘方酿制而成。延津陈氏葡萄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而闻名于世。
因状如牛舌,俗称“牛舌头火烧”。
衙门口道南范家熏肉铺是人们喜欢光顾的小吃部。范家原籍获鹿县,光绪年间迁来,经营熏肉业,到了范全成时,以物美价廉而驰名。范家肉铺经营熏肉、肠子和“落锅肘子“。范家熏肉的特点是冬季味道保持长久鲜美不变,始终一个味道。
杨村秧歌源于战汉时代,由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成
从1888年创立到现在,王家烧麦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史
四季鱼肉春饼是由新鲜鱼肉和不同种类的蔬菜汁和面制作而成,口感筋道、鲜美。
通州单琴大鼓是指翟青山与一九三三年以凤调大鼓为基调,集多家曲种之精华,改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创立的一种新曲种。
新津脐橙是四川新津特产。主要品种为朋娜,纽荷尔等。橙黄诱人,而且汁多味浓,风味独特,具有润肺保健之功效。曾获省、市优质果品奖。